客家(汉族民系)

 

客家是汉族民系之一,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这一称谓,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在古代原指一切客籍汉人,如在明代时移入云南的北方官话人群现在仍是叫客家人。

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至宋朝逐渐南迁的汉人在赣江、汀江、梅江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上形成了客家民系,发展成了赣州、汀州(今分属龙岩和三明、梅州、河源 、惠州、韶关 、深圳等客家主要聚居地。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8000万客家人,约5000万人分布在广东(2500万)、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湖南、浙江、台湾(500万、香港、澳门等19个省的180多个市县,约1500万人散居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聚居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牙买加、荷兰、缅甸、法国、毛里求斯、南非、留尼旺等,其中印尼、沙巴州、英国、牙买加、毛里求斯、留尼汪、塔希提岛 等华人社区以客家人为主。客家语成为苏里南法定语言 。

客家既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更是文化层面的概念。客家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能与《切韵》《唐韵》《广韵》《集韵》等古代韵书记载的发音对应,今仍保留大量文言文字眼,如客家语发音的你、我、他就是尔、吾、其的古音。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至2017年,设有3个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客家人从何处来?客家为什么不是少数民族?

客家,这个曾经漂泊无依的民系,如今已繁衍了近一亿人口,他们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和声望,他们所取得成就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注意,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也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客家学。

 

客家历史

 

名称由来

客家说法起源于广东四邑地区,是当时(清朝)四邑族群对粤东地区(亦称惠潮来民)迁来的族群的一个称谓。旧时南方客家地区的长者一辈都自称福广人、岭东人或循州人、嘉应人、汀州人、韶州人、虔州人,或者直接以当地县名为名。客家一词后来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知,并逐渐成为族群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但至今仍有不少地区不清楚这个称谓。客家一词,源于清初广东粤西人对惠、潮、嘉、韶移民(当时已是粤东和粤北本地人)的称呼。

最早研究记载客家问题的是清朝惠州府和平人徐旭曾,他的《丰湖杂记》撰于清嘉庆乙亥二十年(1815),实为系统论述客家问题第一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徐旭曾在《丰湖杂记》中对客家的界定和论述。徐旭曾主张客家南迁自宋元时期一说;力陈客家与中原汉族的源流关系,对客家的忠义勤俭、诗书传家、耕读尚武等都作了奠基性的描述,要言不繁,却极具纲领性。

 

根在九州

客家民系是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区已有两千多年居住历史的重要群体,是广东、福建和江西等省份本地主要族群。以广东为例,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相对于广东其他汉族民系要晚(这里的晚说的是客家民系这一称谓形成的时间较晚),事实上客家民系是存在于广东有上千年历史的本地族群。同时客家人并不比其他民系晚来于广东,在广东的梅州、河源、韶关、惠州等地最早的居民就是同化了部分原当地土著的客家先民。岭南几大民系对岭南土著的融合早已有之,而较大规模的融合则始于秦征岭南,经过两晋、唐宋、明末三次移民高潮(来自中原地区,还包括楚、江淮、吴越、闽等岭北地区),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汉族各民系

客家人之根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河洛。根在河洛的依据有三:①家谱记载,很多客家人族谱都记载先祖居于河洛。②泰山石敢当的传说。③客家文言;是一种古中州话,能与现今陕西老派关中话相通。根在河洛指的是客家方言底层源出河洛,而不一定指大部分客家人来自河洛;事实上客家人姓氏繁多,各姓氏有其具体来源所在。既有来自黄河流域的姓氏,亦有来自长江流域的姓氏。

 

迁移过程

客家人的迁移包括客家先民的南迁和客家人的中国国内迁移与国际迁移。

有史可考的记载显示,客家人的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大规模南迁是在西晋末期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汉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汉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其迁移远者自山西长治起,近者由河南灵宝、国都洛阳等地,沿颍、汝、淮诸水流域,向南行动,到达湖北、河南南部及皖赣沿长江北岸,闽粤先民(包括潮闽、广粤)大部分就在此时的迁徙。

第三次大规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迁。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南下迁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南迁者远者多由今河南光山、固始,安徽寿县、阜阳等地渡江入赣,更徙至闽南;近者则从赣北或赣中迁至赣南或闽西,或粤北、粤东边界,而此时客家语开始萌芽。客家语的发音,继承了较多五代两宋时的中原语腔调,也说明了这些。

第四次大规模南迁是宋室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中原,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客家人参加文天祥领导的抗元失败,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元末明初的战乱,又触动了客家人的迁移。迁出地多为福建,迁入地则集中在岭东循衡各地。这一期的迁徙路线是主要由闽粤岭山地域,分迁至广东中部及沿海地区,及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和台湾等地,还有小部分回迁至江西赣南及赣中赣北西部罗霄山脉两侧,使江西的客家有新客和老客之分。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另一方面是关外满人入侵的影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如明嘉靖年间从程乡、长乐迁海丰、归善、新安等沿海地区,从汀州迁至福州等地。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清初康熙年间从嘉应、韶州各属迁至以广州为核心的增城、花县、新安、东莞、鹤山等地。复界迁至今天的宝安、深圳、香港、中山、台山等地,湖广填四川迁往四川、广西等地。明末清初客家人举兵勤王失败后,为避株连多隐姓埋名,或逃亡各地,很多人随郑成功迁到台湾。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由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而引起部分客家人的迁徙。广东西路事件后当地大部分客家人在官府资助下向南迁入高、雷、钦、廉各州,尤以高州的信宜、雷州的徐闻最多,远者渡海至海南岛崖县及定安等地。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朝统治者要把一切姓洪的及其他参加起义的男女老少都加以屠杀,因此很多客家人或改名换姓,或逃亡外地。大批客家人逃到香港、澳门、汕头、厦门和海口一带,象契约华工一样,被迫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北美洲等地从事苦役劳动。这一时期主要由广东中部、东部迁至西部、南部及海南与东南亚等世界各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

 

客家民系形成

1、形成时间

关于客家形成时间,主要观点有:五代宋初;宋明时期。

唐末江淮大混战,杨行密、朱温、孙儒等人长期在江淮之地割据厮杀,来回反覆践踏,导致自东晋以来从渭河平原迁居江淮的人口纷纷逃离,进入相对安宁的江西避难。 《谭全播传》:「危在任七年,人物殷盛。」江西节度使危全讽管理江西,由于防守严密,兵灾和战火很少波及江西。作为距离江淮最近的江西,成为了承接大量人口涌入的地区。

安史之乱后,唐朝末年的战乱一直延续到了五代时期,长时间的战乱使人口的南下脚步继续深入,比如福建汀州(今天的长汀)在唐代初辟,户口稀少,元和时(唐朝中晚期)只有2618户,到北宋初(太平兴国五年至端拱二年间),增至24007户,增幅高达817%

而汀州在北宋太宗时期到神宗元丰年间,历时100年,户口增幅达239%,北宋末到南宋中叶宗庆元年间,又历时70年,户口增幅达168% 而这个地区为代表的区域正是后世福建客家土楼的主要分布地区。同样,广东梅州在太平兴国至端拱二年间,户口增长了684%,显然是外来移民的结果。

汀州人陈本起兵造反,陈本的兵马大多是江西本地的土人,但是战争打到第三年时,陈本的人马越打越多,而且这些人都是来自两淮之地的汉人。

宋代《资治通鉴》中多次有「淮汉入汀」、「掳淮汉为前驱」等记载。可见,当时大量人口的涌入是客观存在的。

宋代《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等记载的人口数来看,唐朝末年,赣南人口增加了一倍多。

《赣州府志》记载,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赣州的户数是120985户,淳熙年间(11741189)赣州户数增加到 193339户。

在汀州,崇宁年间(1102年)汀州的移民户数达到了172432户,庆元年间的汀州户数是达到了218570户。在虔州,崇宁年间人口从172432人,迅速暴增到272400人,短短一年时间之内人口暴增了10万人。

宋代中期之后,赣南之地聚集的人口达到100多万人,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化区。由于赣南之地不产盐,百万人口逐渐向南方的两广、福建一带迁移。

宋代《续资治通鉴长编》:「江西则虔州,地连广南,而福建之汀州亦与虔接。盐既弗善,汀故不产盐,二州民多盗贩广南盐以射利。每岁秋冬,田事既毕,往往数十百为拿,持甲兵旗鼓,往来虔、汀、漳、湖、循、梅、惠、广八州之地。」

宋代《资治通鉴》这段话,证明了大量人口从赣南迁到两广一带掳掠钱财和盐,最后甚至结成一个团体对抗官府的事实。南宋之后,随着战火蔓延,人口继续从赣南迁出。

宋代《梅州图经》:「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悉借汀、赣侨寓者耕焉,故人不患农田,而田每以人力不给废。」可知南宋以前梅州土著之少,而汀、赣客民侨寓之多。

宋代《跋赡学田碑》:「闽有八郡,汀邻五岭,然风声气习颇类中州」

清代《紫金县志》:「县中多闽,豫章,潮,惠,诸客家,秀者弦诵不辍,文学相宣,务淳朴,有纯古之风。」、「其曾高祖多江(西),闽,潮,会县迁徙而至,名曰客家,比屋读诵,勤会文。」

清代《丰湖杂记》:「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

清代《清稗类钞》:「客族:四川成都多广东嘉应人,其入蜀也,始于粤寇石达开之率众西行石败,众溃散,石军多嘉应人,遂旅蜀不返,娶妻生子,比于土著矣。惟其语言则数十年来沿用不改,故成都人群称之曰「客族」然嘉应人在其本州岛所操之语,粤人谓为客家话,盖亦非嘉应土著也。 」

「广东有客话:广东之南雄州,韶州,连州,惠州,嘉应州五属,及广州之花县,龙门,清远,潮州之大埔,丰顺等县,均操客话。盖土著以其后至,故称其人曰客家,乃遂以其言为客话。其语之节凑句度,较之内地不甚相远,实与六朝音韵相合。」

 

2、形成地域

主要分布:粤东、粤北、珠三角东南部、赣南、闽西等

客家腹地、大本营:赣闽粤边区(赣州、汀州、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深圳一带)

客家侨都:惠州

世界客都:梅州

客家摇篮:赣州

客家首府:汀州(明末清初以前)

客家古邑:龙川(河源、兴宁、五华)

客家吾州:韶关(客家第五州)

客家通衢:石城

客家驿亭:石壁

 

客家五州

 

早在清末学者徐旭曾所撰著的《丰湖杂记》里已经提到:今之福建汀州各属,江西之南安、赣州、宁都各属,广东之南雄、韶州、连州、惠州、嘉应(今梅州)各属,及潮州之大埔、丰顺,广州之龙门各属是也。而客家四州则为惠州、梅州、赣州、汀州。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被称为客家祖地。梅州则因其为海外客家籍华侨的主要祖籍地而被称为世界客都;赣州则与客家民系形成有着密切关系,被称为客家摇篮;韶关是名扬海内的客家第五州的主要继承者。

 

惠州

惠州府(今属惠州、河源、汕尾、韶关等)是最大的客家侨乡。惠州是客家学的最初萌生地,从客家学研究客家文化发育机制的意义上看,惠州是客家文化的试金石、表演场之一。惠州文化是客家文化体系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梅州

梅州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曾举办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世界客商大会、央视中秋晚会、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赛、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等,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约700万 ,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台同胞200多万,而台湾约500万客家人中约180万祖籍梅州。

 

赣州

赣州(原名虔州)在客家人迁入之前,除有少量当地土著居住外,大部分是一片尚未开发的蛮荒之地。经历了中原汉民向南方的五次大迁徙以后,赣州成了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全市18个县(市、区),除章贡区部分和信丰县的嘉定镇以及其他几个居民点外,其余均属客家语地区,客家人占全市总人口95%以上。这里既有唐宋以来世居的老客家,也有明清时期从粤东和闽西回迁到赣州的新客家。赣州方言包括本地话(老客话,属客语于桂片)、广佬话(新客话,属客家语宁龙片)、府城话(又称赣州话,属西南官话)。赣州地区被誉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块热土、客家文化的摇篮。

 

汀州

汀州各地客家居民大多都溯宁化县为先祖曾居处。汀州籍华侨尤以籍贯永定县最多。可惜汀州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原来的汀州各县,分别由三明市和龙岩市代管,故以汀州与惠州、梅州、赣州并称客家四州,有时空错乱之感,而古汀州的宁化县被誉为客家祖地。

 

韶州

古韶州(粤北地区,今主要为韶关市继承,但不限于韶关市。)是名扬海内的客家第五州,地处北江流域,(韶关、清远)的人口,80%左右应该是客家,包括英德、南雄,基本上都是客家属地。

北江文化这种族群文化的归属,基本属于客家文化。韶关是以客家人为主的地级市,是客家民系的聚居地之一,区内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人口超过九成,虽然现韶关市区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使用广州话,但非常明确的是,相对于讲客家方言的居民而言,讲广州话的才是客,因为他们并非韶关较早的居民,他们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因为躲避战乱,方由广州附近北迁而来。

隋开皇九年(589)改东衡州始设韶州,治所在曲江县(今武江西岸),韶州范围最广时包括今韶关地区(仅新丰县原属循州)、清远地区(仅清远市区原属番州)。韶州对于客家民系而言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客家原乡之一,客家大本营即由包括韶州在内的五大州府构成。古韶州地域北连赣州,东接惠州,西挟广西贺州,南扼广州,韶州所连接的赣州、惠州都是重要的客家文化盛行地区,所以韶州在客家大本营中起到重要的御接作用。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提到: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

在清代古韶州分属韶州府、南雄府、连州府,南韶连三府州源出古韶州,都是客家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均是《丰湖杂记》所记客家原乡。古韶州客家渊源历史悠久,上可溯秦统一岭南之后的横浦、湟溪、阳山三关;中可探盛唐名相张九龄开凿梅岭梅关,引中原移民入籍岭南;下可忆明末清初移民浪潮所奠定的基础,西蜀今以韶关为原乡者仍众。

 

政治

 

客家是汉民族中颇具血性的族群。从南宋末期开始,客家登上历史舞台(如蔡蒙吉),从宋末勤皇抗元,明末抗清,收复台湾,再到清末抗日抗法,无不带有客家人忠义、义无反顾的身影。近现代客家六次崛起,大批人杰促进了中国历史进程。这六次崛起,指的是:第一次被视为客家人的革命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是客家人作为中坚之一的戊戌变法运动;第三次是客家人作为主体的辛亥革命;第四次是发生在客属地的土地革命;第五次是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部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第六次则是人民共和国的创立,开国元戎中有一大批客家领袖与战将。

客家作为汉民族中的一个民系,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并在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土地革命及抗日战争中逐步崛起,连戊戌变法这种一般人认为与客家关系不大的维新运动都有客家人在主事,不仅菜市口喋血的六君子中,有章京行走的刘光第是客家人,而当日唯一呼应变法的省份,即湖南新政,则完全是客家人在主事,其主帅为陈宝箴、黄遵宪,为湖南日后出了一大批革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而黄遵宪与戊戌变法的主帅梁启超,更有不同一般关系。陈宝箴被赐死,黄遵宪也差点被杀。而在戊戌变法之前的洋务运动先驱即有客家人洋务派代表丁日昌。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十大战区司令长官有六位是客家人(张发奎、薛岳等),共产党两大军队(八路军与新四军)均是客家人在主事,八路军总指挥为朱德,参谋长为叶剑英,香港办事处主任为廖承志,新四军军长为叶挺,重建后的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

 

太平天国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由客家人组织发动,首领洪秀全以及六位最高决策的核心人物(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洪仁玕)均是客家人,后期主将陈玉成、李秀成也是客家人。洪秀全、冯云山等在宣传、发动和组织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以广西东南地区的客家人为基础。而客家人大批加入太平军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势力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平天国将领基本上是客家人,金田起义的基本群众大多数也是客家人。参加金田起义的有二万多人,其中大多数是客家人。金田起义之初,福王的九大据点(贵县赐谷、北山里、龙山;桂平县紫荆山、金田;平南县鹏化区;陆川县陆苗;博白县平山;信宜县塘坳)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

客家人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紧密联系,必然影响到太平天国的方方面面,使太平天国的政策、制度及其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客家传统文化的烙印。

 

中法战争

1885323日,晚清一代名将、民族英雄冯子材率军在中越边境的镇南关前隘一战歼灭入侵国境的法军主力,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

 

戊戌变法

客家人在近代三大革命运动中有出色的表现,这些在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文史资料中记述颇丰,可他们在戊戌变法中的业绩却鲜有提起。其实在京百日维新以及在地方上惟一呼应即湖南新政等重大事件中,客家人均不曾缺席,有的甚至担当起领导与骨干角色,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变革创新精神,历史应当为他们添补上浓重的一笔。如刘光第、陈宝箴、黄遵宪及其《日本国志》、陈炽在戊戌变法中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孙中山及重要成员廖仲恺、胡汉民、邓仲元、何贯中、邹鲁、温靖侯(温仲和之子)、谢良牧等都是客家人,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首先得到广大客籍留日学生的大力支持,当时在同盟会的领导核心成员中,客籍留日学生占46%,绝大部分是嘉应州、大埔、惠州等地的留学生。

此外海外革命经费的筹措也主要是在客籍华人华侨中进行;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在南方各地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主要集中在客家人的地区或以客家人为主。在1911年广州起义壮烈牺牲的72烈士中,有林修明、陈文褒、饶辅廷、周增、张学龄、陈文友等24名客籍人士,他们有的既是海外回国的客籍华侨青年,同时又是留日学生。可以说客家人对辛亥革命的组织领导、武装斗争、宣传发动、筹措经费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事例不胜枚举 。如郑士良领导惠州起义,何子渊、丘逢甲领导黄冈起义,邓子瑜、陈纯领导七女湖起义,胡汉民、姚雨平、胡毅生、邹鲁领导黄花岗起义。

北伐战争时期,邓演达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任政治部副主任,黄绍竑任第7军党代表。在战斗中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所在的张发奎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叶挺、黄琪翔更被誉为北伐名将。1927417日,在南京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胡汉民、蒋介石、柏文蔚等及部分监察委员宣布在南京组成国民政府,以胡汉民为主席。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中客家表现突出,中央苏区所在地是赣南的客家地区,朱德、叶挺、叶剑英、卢德铭、朱云卿、袁文才、王佐等皆为客家人。

 

抗日战争

客家人在中国抗日战争(193777日~1945815日)中的表现事件

客籍代表人物

第二次国共合作朱德、叶剑英、叶挺

淞沪会战张发奎、廖磊、薛岳、罗卓英;阵亡的客籍高级将领:黄梅兴、姚子青、谢晋元、宫惠民、李友梅

太原会战朱德

平型关战役朱德

忻口战役朱德(八路军总指挥)、黄绍竑(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娘子关战役黄绍竑(总指挥)

南京保卫战罗卓英(副司令);阵亡的客籍高级将领:罗策群、姚中英、刘国用、谢承瑞、黄纪福、陈节、朱赤

徐州会战阵亡的客籍高级将领:王铭章

兰封会战薛岳(总指挥)

南昌会战薛岳、罗卓英、参谋长罗为雄

第一次长沙会战总指挥:薛岳

桂南会战总指挥:张发奎

枣宜会战中央集团军(第11集团军)总司令:黄琪翔

百团大战总指挥:朱德

上高战役总指挥:罗卓英

第二次长沙会战正副总指挥:薛岳、罗卓英

第三次长沙会战总指挥:薛岳

鄂西会战吴奇伟

缅北滇西战役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黄琪翔、副参谋长温鸣剑

常德会战吴奇伟

豫湘桂战役张发奎

豫中会战第一战区第19集团军总司令陈大庆

长衡会战薛岳、张发奎

桂柳会战总指挥:张发奎

湘粤赣战役总指挥:薛岳

备注:客家人邓演达坚持中间线路观点

 

经济

 

种植业

农业以种植粮、油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次之,稻米生产以水稻为主,兼有旱稻。还积极引种番薯、玉米、小麦等优良作物。赣南种茶业始于唐代,明清两代更盛。

矿冶业

闽西是客家地区矿冶业主产地,宋朝时已开采,明清渐盛。马坑铁矿是华东第一大铁矿;紫金山铜矿是中国第二大铜矿;东宫下高岭土矿是中国四大优质高岭土矿之一。江西赣州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称。

手工业

闽西汀州在明代中叶已成为中国著名的产纸区,四堡地区所出产的玉扣纸是中国最富盛名的书画印刷纸,四堡与北京、汉口、浒湾并称中国古籍雕版四大基地。

商业

赣州、汀州在明代,粤东的兴宁在清初,先后成为客家地区最大的商埠。客家人从中国远渡重洋外出谋生,遍布港台及东南亚,产生了一大批创富成功的客家商人。张裕集团张弼士,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就是早期客商的代表人物;化工大王田家炳,领带大王曾宪梓,东南亚钢铁大王何侨生,毛衫大王吴惠权,国货大王余国春等则是当代客商翘楚。

 

社会

 

古村落

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华侨城甘坑客家小镇

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的版画村是深圳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建筑群,建筑年代从清朝中晚期至民国初期。至201205月存有古建筑200余间,包括两座碉楼及附属民房、祠堂等,由不同姓氏形成不同的自然村。在屋内客家文化的细节也保存完好。

盛会

 

医药

 

客家医药是客家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客家医药既继承了古代正统中医的理法方药,又融合了南方土著医药,包括畲族等少族民族医药,从而形成独特的传统医药流派。如客家巫氏医药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客家巫氏医药传承40余代1300多年,其医学理论、用药处方、针砭艾灸等,既与传统中医理论有相同之处,又有古医学和民间医药的特色,理、法、方、药皆备,简、便、效、廉独到。   

 

客家风情

 

客家语又叫客家话,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在粤中有部分地区叫水源音(一般归入客家语粤中片),在粤东部分地区叫福广话、岭东语、广东话(迁四川后裔之语言又被称为土广东话),闽、赣迁川的,同样以广东人自称。在江西部分地区叫赣南话(赣南客家语)、怀远话。在粤桂交区叫涯话、麻介话、新民话、麼个话等。在浙江叫汀州腔(因浙江客家祖籍汀州)。通称客家语,这是自称和他称的合一。

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中除北方方言以外分布省区最多的方言,广泛地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和台湾共8个省区的200多个县()。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地区、福建西部地区、江西南部地区最为集中。估计全国说客家话的人口约5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以上。此外在海外华侨和华裔中也有很多人说客家话。

 

客家文学

 

随着客家研究浮出水面并成为显学而提出的概念。但作为学术概念是否成立、如何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始终未达成共识。20世纪90年代末,有论者认为其内涵应包括如下几方面:

所有以客家语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如客家歌谣、客家民间故事、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剧、采茶戏,文人创作中的方言小说、方言诗等;

客籍作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在作品中描绘了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表现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都属客家文学;

非客籍作家若深入客家地区,创作出反映客家人生活的文学作品,也可归入客家文学。

代表作家有:

中国大陆的黄遵宪、李金发、张资平、碧野、杜埃、钟敬文(中国民俗学之父)等。

台湾的丘逢甲(台湾近代客家文学之祖)、赖和(台湾新文学之父)、吴浊流(日据时期的铁血诗人)、龙瑛宗(宝岛夜空中的孤独彗星)、吕赫若(现当代之交的台湾第一才子)、钟理和、林海音(台湾女性文学的开拓者)、钟肇政、杜潘芳格、李乔、钟铁民、谢霜天(乡土女作家)、尹玲、小野(从实验室走出的畅销书作家)、吴德亮(宝岛上的千手缪斯)、蓝博洲、罗任玲;

河源苏家围

港澳的黄谷柳(香港社会写实文学的奠基者)、侣伦(贯穿香港现代和当代文学史的第一人)、曾敏之、舒巷城、戴天、蓝海文(开启新古典主义诗风)、陶然、林燕妮、钟晓阳、李鹏翥(澳门当代文学的开掘和见证);

海外的黄孟文、潘雨桐、吴继岳(泰华文坛老将)、李少儒(泰华文坛怪杰) 、饶公桥、胡惠南、阿五、严唯真(印尼华文文坛的常青树)、黄裕荣(海外华文作家中的保尔·柯察金)、立锋、明芳、袁霓、廖蕴山、云幻、刘放、张奥列等。

 

教育

 

历代客家英才辈出,与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直接相关。在古代客家地区已形成了相当的教育规模,在现代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与传统的诗礼传家的学风有关,也与当时府、州、县的一些官员重视教育,持兴学德政垂后世的观点有关。

 

习俗

 

客家民俗,或称客家习俗、客家风俗等,流派众多,如赣南客家民俗、客家水上民俗文化等,它包括衣食住行、婚嫁生育、丧葬习俗、民间节俗、生产习俗、民间信仰、传统会社、客家交际、地理风水、民间禁忌、宗教文化、尚武习俗、成年仪礼等方面。

客家饮食

客家菜以东江菜为代表。

客家人的饮食,与其他民系地区很多相同或基本相同,由于该民系发展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其饮食文化也别具特色,口感偏重肥、咸、熟,传统的客家招牌菜有: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猪肚鸡。客家娘酒、客家擂茶、客家小吃、客家美食、客家黄酒、客家盆菜、客家汤圆、客家生鱼脍等均是客家饮食的表现。

民间节俗

客家是汉族的一支,故其传统节日与汉族相同,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节、社日、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诸节日中,以春节最隆重。

婚嫁生育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客家人的婚嫁习俗基本上保留着古代的婚俗,提亲、问名、送定、报日子、送嫁妆、接亲与古代婚俗六礼大同小异,程序复杂,礼节讲究。而别有风趣的当属接亲,有客家哭嫁、遮伞习俗等。

 

宗族社会

 

客家传统社会主要表现在客家祠堂方面。

 

艺术

 

传统戏剧

主要有闽西汉剧、闽西山歌戏、广东汉剧、闽西采茶戏、粤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花朝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此外还有客家山歌剧、提线木偶戏、手挚木偶戏等。

民间舞蹈

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丰顺浦寨的火烧龙舞、南雄的香火龙舞、大埔与饶平的花环龙舞,梅州市槐店的文狮子舞、大埔清溪的仔狮灯舞、东源的金龙狮舞,饶平的布马舞、五华的竹马舞、紫金的纸马灯、平远的船灯舞、紫金的花船舞、兴宁的杯花舞、韶关的犁春牛、大埔的鲤鱼灯舞、以及席趣舞、莲池舞、织女穿花舞、落地金钱舞等。

谚语

客家谚语,是客家熟语的一种,通俗易懂,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客家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与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语言生动,内容丰富,韵味隽永,耐人寻味。客家谚语大致可以分为生产谚语、社会谚语、生活谚语三类。

童谣

客家童谣与客家民歌一样语句通俗,而且每句尾用同韵字,所以琅琅上口,小时念熟到老不忘。与客家民歌不同之处就是客家童谣只朗诵而不唱。客家语的声调有六或七个,颇富音乐韵味。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有兴国山歌、梅州客家山歌、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广东汉乐(如客家筝)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竹板歌、粤西客家情歌等。

 

传统民居

 

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分为赣南客家民居、闽西客家民居、粤东客家民居、粤北客家民居等几大流派。

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南方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风格。

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大致可分为:闽西的方形、圆形土楼,赣南的口字、国字型土围子,粤北的四角楼、碉楼(如翁源的湖心坝高围墙)、粤北大围楼(以始兴隘子镇的满堂客家大围楼和翁源江尾镇思茅岭的张姓八卦围最具代表性),粤东梅州的围龙屋(如棣华居、仁厚温公祠、荣禄第、何子渊故居光裕庐、原膴隆基、光禄第等)、带有碉楼的围龙屋(如兴宁躲世围)、圆围、半月楼(新月楼)、八角楼(如大埔道韵楼)、多角围屋和方、圆土楼(如大埔花萼楼),粤中惠阳、深圳的城堡式围楼(如鹤湖新居、龙田世居、田丰世居、大万世居、环水楼)和围村,香港围村(如新界曾大屋)等10余种类型 

赣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世称客家摇篮。仍存有600余幢神奇的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龙南关西新围、燕翼围和安远的东升围,走进围屋就走进古老的城堡。这里有规模宏大的客家文化城,是客家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还有那尘封已久的客家古村落——白鹭村。

永定客家土楼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奇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本篇文字大部分录自“百度百科”)

 

一页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