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客家巫氏
沙县夏茂镇中堡村、高桥镇新桥村居住的巫姓人家,祖籍系上杭县,是宁化客家祖地巫罗俊的裔孙。
巫氏,出自高辛氏,帝喾的支子有人封于巫,为专掌祝祷、占卜、医术的职官,其后代子孙以职官为姓,是为巫姓。巫氏世居山西平阳夏县一带,故以平阳为郡望。
东晋末,巫暹避居山东衮州,后又转徙福建剑津(今南平市),其裔孙巫罗俊随父昭郎于隋大业间(605-617年)西迁黄连峒(宁化古称)。巫罗俊,字定生,号青州,生于随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唐麟德元年(664年)谢世,享年83岁。
唐贞观三年(627年),巫罗俊因给唐太宗上疏说黄连地方广大,人口众多,应该授田定税,并入版图,受皇室保护而得到唐太宗的嘉许,封巫罗俊为威武侯、黄连镇将(黄连的区域即现在的宁化、清流、明溪、建宁全境,后来由镇升县)。罗俊在宁化肇基立业后,其子孙后来不断繁衍到各地。二十世的裔孙二十郎往永安,生了七个儿子,分别在永安、上杭、广东等地定居。
上杭蓝家渡(今兰溪镇)属闽西山区,因为土地贫脊,农作物产量低,旧社会农民生活困难,多数人外流,以算命为生。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巫罗俊的裔孙巫来寿从上杭蓝家渡甲华村(俗称鸭妈坑)到沙县新墟村(今高桥镇新桥村)算命,渐渐熟悉了这里的人头和地理。他见此地人少地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便决定放弃算命,立志务农。他选择在柳坑垅头岭,搭棚垦荒。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开出大片山地,种下油茶、油桐、棕榈、水果、杉木、毛竹等经济林果,生活逐步富裕起来。他们与家乡的亲友书信往来,常常介绍新墟的生产生活发展情况,使他们对新墟这个地方都很神往。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巫省龙及巫兴传、巫兴富、巫兴楻、巫兴由四兄弟先后从蓝家渡的载厚村和甲华村迁徙到新墟来安家立业,发展生产。
长期的颠沛流离,锻炼了客家人对各种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勤劳成为他们的传家宝,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显与本地妇女不同。那时她们从来不缠足,即使怀着身孕的妇女,照样下田劳动,分娩满月后,便背着婴儿上山下田,而且有许多妇女农活做得和男人一样出色。但在旧社会,客家人没有地位,被人歧视,被贬为“山客屎”、“汀州屎”。客家妇女也被贬为“汀州婆”、“赤脚婆”。来沙县的客家人,因为没有形成群落,又常常遭到土匪的搔扰和袭击,以至于山场和经济林被他们点火烧毁。
解放前,迁沙的巫姓人多选择客家人做配偶,保持客家人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建国后,青年人自由恋爱,巫姓人开始和本地人通婚。由于年青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父母有女方系本地人,加则与本地小孩子一起长大,以至只会普通话、本地话,却不会客家话,甚至连普通话也带上了本地口音。偶有长辈带子女回上杭探亲,故乡的宗亲都戏称他们是“沙县佬”了。
今中堡村巫姓人有31人,新桥村有53人,共计84人。其后裔分迁沙县城关等地居住。
沙县巫氏历代人才辈出:
巫先木,1959年参军,曾任卫生员,立过三等功,1963年退伍后任中堡村医生。曾当选为全国四届、五届人大代表。从1974年1月至1983年1月,先后当选为省五届人大代表和省党代会代表、地、县革委会委员等职。
巫先湘,中共党员,1974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1976年1994年先后任夏茂、梨树卫生院副院长、院长,沙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院长等职。
巫福荣,先沐之子。中专毕业,从事西医诊疗工作,先后任夏茂、湖源卫生院副院长、院长等职。
杜火娣,巫家声之妻,中共党员,建国后曾当选省、地、县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堡村党支部委员,妇联会主任等职。
巫德华,1953年入党。先后任过中共高桥区委秘书、高桥、梨树公社共青团书记、夏茂公社报道组组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