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庙祭仪式

(天水伏羲庙)

 

天水伏羲庙

   天水伏羲庙:创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 名太宫,俗称人宗庙,座落在天水市城区西关伏羲路北。该庙坐北向南,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布局严谨规则,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坊、亭、、殿疏密有致,布局对称,主体建筑前后排列在主轴线上。

1、牌坊

  原有三座,即开天明道继天立极开物成牌坊。

 开天明道牌坊在大门前,处台基之上。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创建。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秦知州李宏邀进京见回任的西宁道杨应琚书开天明道匾以更替已佚失的太昊宫匾。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重修,并对开天明道重新翻刻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之间得修。牌坊通高11米,面阔3间计划10米檐楼三架,两级庑殿顶,累经重建,依旧呈明代建筑风格。

  继天立极牌坊和开物成牌坊,在台基前当街。前者在东,后者在西,跨街而建,两厢对峙。东牌坊界伏羲庙东墙,西牌坊界西墙。牌坊下各立一石,铭文告诫过往行人:骑马者下马,乘轿者下轿,以示对伏羲的崇敬。牌坊不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创建,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87年)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重修。1958年,天水市通行有轨电车,线路穿坊而过,为不影响运营,牌坊基座被整体加高难度1米左右。1972年4月被拆毁,明代榜书不明下落。

2、大门 仪门 前院

  大门又称正门,前门,头门。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创建,嘉靖二年(公元1523),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重修。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由原来的3间扩建至5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又重修,始成今制。面阔5间计17米进深2间计划5.4米。 悬山顶绿瓦龙吻,质朴典雅。

  仪门又称二门,明嘉靖二年(公元1532年)创建。明榜书文祖清时改悬道启鸿蒙匾,现悬著名书法家楚图南的伏羲庙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重修。嘉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7年)间由原3间扩建树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又重修,始成今制。悬山顶,形制和大门同,规模略小,遥相对应,构成通道式建筑。惜门次间至今依旧被围成屋舍,移作他用。

  前院在大门和仪间,东西界墙。原院除连结大门,仪门次间的两条石砌甬道和道旁列植的古柏外,别无他物。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国民政府这政部荣誉军人第十三临时教养院依院内东西墙盖办公用房。1989年至1990年间,天水市博物馆依其旧址建成文物展览大厅,东西各一列。

3、中院 先天殿

  中院处仪门和先天殿后墙之间,是伏羲庙的主体院落。先天殿居后中,东西两侧分列朝,碑廊,钟鼓楼,构成典型的四合院。

  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公元1483~1484年)创建的太宫是其前身,但)原宫址未必是今殿址.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扩建,时榜书"先天"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屡经重建始成今制面阔7间26.4米。进深5间计14.05米。殿雄踞宽阔的露的台之上,庄严宏伟,重檐歇山大顶衬以龙吻脊,雕花天宫宝刹,显得高贵典雅,气度非凡,虽屡经重修依旧呈明代风貌。上檐殿身七架,下檐周匝廊,间架结构自然,比例尺度合理。正面明间,次间,尽间隔扇门窗雕以盘龙,团风,仙鹤,麋鹿等吉祥物图案,饰以牡丹,艾叶,松枝等植物,华丽精美,因阅历久远,色彩斑驳,时显苍桑气息。殿内伏羲圣像高3米有余,手托八卦,目光如炬,正襟危坐神龛中,灵气逼人。像右原有龙马雕像,左原置河图书石盘,民国30年(公元1941年)被十三临时教养院生产合作社拆除,现已依原样恢复。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在正中相伴半装饰;井口天花镶嵌伏羲六十四卦象图,而藻井施绘河图和伏羲先天作卦图,将装饰和伏羲氏的业绩紧密结合,别具特色。

  明月之夜,置身中院,月光从古析枝桠缝中落下来,银辉泻地,而先天殿檐牙上的老铁钟迎风摇曳,叮当声轻盈入耳犹如超入化境

4、朝房

  分列于先天殿前东西两侧和太极殿前东西两侧,相向对称分布。中院、第三院都有。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创建当时有20间。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修葺6间。新建14间。嘉庆十至十二(公元1805~1807年)间重修10间,光绪十一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改建为16间,即中院先天殿前东西各5间,第三院太极殿前东西各5间;现存太极殿东侧3间,悬山顶,土木结构。1989年,天水市政府投资在先天殿露台前东西两侧重建朝房各5间,出廊式悬山顶砖木结构。

  朝房是仿宫殿式建筑设置的,按古代惯例,文武官员上朝前先在朝房做准备活动,或面浴或整衣冠,而后静待金銮殿的上朝钟声。文官居西朝房,武官居东朝房。伏羲庙的朝房平时闲置,举行祭典时用以接待官员或相关人员,成为小憩用茶的场所。在清代一些潜心科举考试的士子,借住朝房,彻夜苦读。

5、钟楼鼓楼

  分列先天殿露台东西。这是仿宫殿式建筑的又一例,按古代惯例,文官上朝走西边甬道击鼓而进,开官走东边甬道击钟而进。清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创建,均呈六角攒尖顶,小巧玲珑,原来都来是封闭式的,只一面为门,现柱间的雕花窗棂已全部拆去,与亭无二云致。

  钟楼在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十三临时教养院进伏羲庙后,因失火被焚毁,清代的大铁钟下落不明。现存的钟亭是1988年天水市博物馆复原重建的。民间伏羲的组织上元会补铸铁钟一口,悬置其中。

  鼓楼依旧,而鼓早已不知去向。依据采访所知,原来鼓楼的鼓很大很响,民国33年中国戏剧学社戴涯话剧团来天水演出话剧《雷雨》,还曾借用这面鼓伴奏雷声。

6、碑亭.碑廊

  原在先天殿西侧。创建时间不详,乾隆直隶秦新志.建置>提及庙内有"碑亭"据此创建于明代.清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重建,时有碑亭6所,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改建为碑廓一列,共5间.1955年,天水师范搬入伏羲庙后,占用碑廊,将碑碣放翻另置.1990年,天水市政府投资在仪门内侧东西新建碑廊两列,共10间.卷棚顶,砖混结构,所有碑碣都得以安置。

7、第三院太极殿

   第三院处先天殿后,内中主建筑为太极殿。有侧门和中院。后院相院。

   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在第三院后部正中,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创建,时榜书太极。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屡经重修,始成今制面阔5间计17.7米,进深3间计9.38米,单檐歇山顶下正面装饰不及先天殿华丽,但尽间龙凤呈祥雕刻,鲜明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殿内设神龛,供伏羲圣像,比先天殿像略小而形体相似。不设顶棚,较先天殿简陋。近年来出版的有关伏羲庙的书籍中多言太极殿配祀神农,实为莫大误解,先天殿是伏羲的殿,太极殿何而能成神农的寝呢?且殿名太极,太极又与神农何涉?

8、后院

  又称第四个院,处太极殿后墙和伏羲城北城之间。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院内设置见易亭、水池、桥亭等,并植有花木,经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整修,成为风景幽美的园林。明胡宗有《与赵太史易亭小坐》诗,正是在此院中吟作的。以后逐渐废弃。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秦州知州李宏主持重修伏羲庙时,院中的亭、池、桥不复见,亦未恢复,于是逐渐就有了陵寝之称。民国时人称后陵,认为是归葬伏羲的地方。院内杂草丛生,大蛇屡见,人迹罕至。民国28年(公元1939年),第三十临界时教养院进驻之后,在院内修建工房等。1995年天水师范学校迁入之后,又在这片地上修建教室等。1970年后归部队使用至今。

9、来鹤亭

  在先天殿西,自成院落。亭院之东墙即庙之西墙。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秦州知州李宏主持重修伏羲庙,忽有白鹤飞临庙柏古人视鹤为福寿吉祥的象征,为此建来鹤亭以资纪念。重修重情况不详。光绪二十年(公元1900年),陇南文宗任其昌行生去世学人私溢文介公辟来鹤亭为生祠堂,于是亭亦被称为任文公祠,哈锐有黛色参天有老柏;黄花满地建新祠即指此。民国10年(公元1921年),亭院内设存古学社和陇南十四县县志编纂局。时任承允、哈二先生主讲学社,传道授业。冯国瑞、胡楚白、赵尧臣等皆为小学教员,听讲就试,后皆成学者,尤以冯国瑞最为出众。

 

伏羲祭祀日期

    汉代,伏羲被定为春皇,祭礼在春天举行。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朝廷确定每年春季三月三日、秋季九月九日祭祀三皇。金、元两代台山伏羲庙即依据这两个日期祭祀。明初袭元制。后将历代帝王的祭祀改为仲春、仲秋即二月和八月。台山伏羲庙和秦州伏羲庙的祭祀日期被确定为每年仲春、仲秋的上丙日,即二月三日八月三日。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秦州知州李宏申报甘肃省布政司,请求恢复明代祭祀,未获批准,明代确定的祭祀日期逐渐废止。民间相传正月十六日是伏羲氏的诞辰,于是秦州伏羲庙的正祭日期遂改为正月十六日,一年一度。而卦台山伏羲庙的祭祀日期则为正月十五日二月十五日,一年两度。民国沿袭。1988年,时值龙年,天水市政府主持举办伏羲祭典活动。由于伏羲是龙的象征,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为龙的生日,遂将1988年的公祭活动定在本日,此后正式成为天水伏羲庙的祭日。

伏羲祭祀程序

    据张鹏《太昊庙乐曲》、胡宗《太昊庙乐章》,明嘉靖时秦州伏羲庙的祭祀程序依次是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望七部分。仪式大致为:祭日清晨,知州着朝服率僚属士绅等在鼓乐中出榜迎神,而后由专职祭祀人员陈献各种祭品,如牢、瓜果菜肴、黍稷稻粱、酒、玉帛等。《太昊庙乐章》第二章《亚献》说:牺牲即,俎豆载磬。第三章《终献》说:洁帛既陈,清指的就是陈献祭品的情况。接着在音乐歌舞的氛围中结束供献。祭典正式开始,知州宣读礼部侍郎颁的祭文,而后主、陪祭人员行拜礼;而后城乡民众敬香火。当暮霭降临,日欲暝兮月将晖,雾蔼蔼兮烟霏霏,则撤去祭品,毕恭毕敬地送神灵升天。请代祭祀程序、礼仪仍就是神圣严肃的。正月十六日零点,礼炮九响,正祭开始,屠宰乌牛、白马、猪三牲献血,清洗后将头架于供桌;杂陈果品、糕点、茶酒等物,而后由民众敬香。早晨八时许,典礼开始,主祭、陪祭依次列香案前宣读祭文,行三拜九叩礼(后改为三鞠躬)。下午行送神礼,将榜文焚于先天殿前的琉璃塔上,最后将灰送至 河中。

祭器祭品

   唐代用少牢祭祀三皇,即用羊、猪两。宋改为用太牢祭祀,即用牛、羊、猪三牲。金、元两代,卦台山伏羲庙以太祭祀,明代秦州伏羲庙沿袭用太牢。据《明代.礼志》、胡宗《太昊庙乐章》所记,祭祀时陈设的祭器有登、刑、豆、、尊等,分别盛肉类、羹、瓜果菜肴、黍稷稻粱、酒等祭品;另设玉帛等物。清代太牢、少牢交替使用,改太牢为乌牛、白马、猪等三牲,陈设祭器祭品较前简略。民国在某些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才三牲俱全,同献的祭品有果品、食物、酒等。1988年恢复祭祀,主祭品用猪2头,古代礼器不存,祭品用普通的盘碗陈设。

祭祀乐章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陕西监察御史张鹏、秦州知州黄仕隆主持制礼作乐,完善伏羲庙祭祀规程。张乃自撰《迎神曲》、《送神曲》各一章,以配合祭祀作乐。乐章哀婉华丽,文采飞扬,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祭祀的盛大场面。同时,胡缵宗依据明代通行的文庙祭祀乐章《太昊庙乐章》七章。乐章规范典雅,展示了伏羲庙祭祀的所有程序。当时张的乐章由黄仕隆负责刻石立碑;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秦州知州李宏支持重刊(碑现存天水伏羲庙西碑廊),可证明清两代祭祀用的此乐章,而胡的乐章只是参考使用。

迎神

  山兮水悠悠,风瑟瑟兮云攸攸。殿阒旷兮鸟柔,声天元冥兮树色。幽鼓吹兮肴兮恭献酬。神之来兮灵色周,驾玉龙兮乘苍虬,銮锵皓皓,宛在清虚烟上头。

送神

  日欲螟兮月将晖,雾雾霭霭烟霏霏,湛桂兮天微,陈琼筵兮神依稀,钟鼓间兮琴瑟希,凤吹兮归。神犹眷兮欲挥鸣苍佩兮垂丹。来何从兮去何从兮何适,松柏穆兮鸟雀飞。

迎神

  天生圣,广大变通。立极垂易,列圣宗。天子致祀,仪文式崇。神之鉴之,昭格雍雍

初献

  牺牲既洁,俎豆载。鼓琴鼓惟圣惟灵。文敷八卦,道衍六经。报功报德,惟格惟歆

亚献

  洁帛既陈,仪度。惟祀雍容,维灵缱绻。八卦初传,斯文式宪。神其来昭临歆此亚饭

终献

  律吕既,仪度复详。在天上帝,在帝皇。河图垂宪,龙马回翔。惟神昭格,眷此帝乡。

彻馔

  神之来兮,见龙在田。神之去兮,飞龙在天。牺牲斯报,琴瑟斯宣。神其眷注,鉴此衷虔

送神

  龙乘秘殿,云复行宫。卦台斯格,纪邑攸同。太羹金注,元洒玉溶。瞻依犹切,陟降曷从。

 

祭祀乐舞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陕西监察御史张鹏巡察秦州,考察秦州伏羲庙的祭祀情形,见伏羲庙祭礼简陋,没有健全的乐舞制度,不足以突出羲皇故里的特色,便邀秦州知州黄仕隆制礼作乐。胡宗《太昊伏羲庙乐记》说:(张鹏)乃邀仕隆召工制器, 、、冠、袍之属必 ;制不合,而敬可持矣。乐舞大抵当时文庙使用的礼乐制作。据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建置》伏羲庙条,可知明代乐舞规模大抵如下:有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之乐。乐器三十有六,乐生四十有四人,冠服一百四十有四。舞器百有三十,舞生六十有六人,冠服二百六十有四。可见场面十分壮观。清以来乐舞失传,晚请时祭祀已无乐之舞,或以一些戏曲中与祭祀场面和合的音乐代乐,或以夹板舞之类的舞代舞

 

 

 返回首頁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