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解

◎巫祯来

现代哲学解释“阴阳”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两大对立面。”这种解释是片面的,是错误的。

易学的本质是“阴阳学说”。伏羲画卦,用阴爻和阳爻级成卦象,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的理论。《周易》一书中的六十四卦卦象是以阴阳为基础的,本于“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太极思想。

《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两仪就是阴阳。

阴阳最早是从太阳日光向背的的观察中发现的,向日的叫阳,背日的叫阴。不久,又引申解释为气候的寒与暖。后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到了伏羲氏手上,就把阴阳作为易学概念,用来广泛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事物的互相对立依存消长,成为矛盾而又统一着的动态平衡势力。比如日月、昼夜、明暗、动静、内外、寒热、雌雄、男女、刚柔、迟速等等,都可分成阴阳两个方面,然而这两个方面又是协调统一,相反相成的。因为有着这个原因,所以《易传》又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说法。这个道,指的就是天地自然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也正因为阴阳广泛包涵着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反过来说,世界上任何事物也都可分阴阳两个方面,这说明阴阳这种现象是无所不在的。就举一本书为例吧。书本的封面是阳,背面是阴,书本的表面是阳,里面是阴。如果打开书本,暴露在光下的内页是阳,翻到背面的封面又变成了阴。这又进一步说明,阴阳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外界条件的转化而转化,所以《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如果再深入一层,天地万物的阴面可以包涵着阳,天地万物的阳面同样也可以包涵着阴。

东周时期,由于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把阴阳的重要性又向前推动了一步。

阴阳是数,而且是具有时空性质的数。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现代人通过比较,发现二进制与卦象相符,阴爻即是“0”,阳爻即是“1”,八卦可以表示二进制07数,64卦可以表示二进制063数。

我以为,卦象的阴阳比二进制的“0”和“1”更复杂,含义更广。八卦不仅与二进制相符,更比二进制的内涵更广,含义更多,科学性更强。

先天八卦卦序“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易学上称之为“先天数”。先天数与二进制刚好相反。从阴阳的角度出发,由18,刚好是阳退阴进的过程,而二进制从“000”至“111”,刚好是阳退阴进的过程,再一次证明“阴阳数”的时空多维性。

阴阳和干支的配合,根据阳数奇数(单)而阴数偶(双)的原则,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里,凡是逢单的都属阳,逢双的都属阴。从而使阴阳的数性、时空性进一步细化、深化、广化。

天干          地支

阳:甲丙戊庚壬    子寅辰午申戍

阴:乙丁已辛癸    丑卯巳未酉亥

 

《黄帝内经素问》虽然是医学典籍,因为它把易学思想直接就应用于医学实践和理论总结,对阴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释。下面,择其精要列出——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兵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于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四气调神论篇第二》: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

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

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

◎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

◎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殂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味薄者为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她;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及里。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阳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

◎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阴阳别论篇第七》: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为分比,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

◎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物生之谓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动复则静,阳极反阴。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阳之动,始于温,盛大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

◎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

◎阴阳并交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充分肯定了易学与医学的核心问题是“阴阳”问题。

 

《巫祯来医案医话》目录  中医文化主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