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者百病之长
◎巫祯来
五行八卦巽为风,地动风摇震木东。
百病因风皆可治,且从风气觅由踪。
《黄帝内经素问》提出:“风者百病之长也。”张仲景说:“人得风气以生长。”宇宙中星体运动,便产生了“风”,风动便发生了万物。风是宇宙中的能量,也是能源,而且是生命之源。人体内的阳气依赖风气而运动,必须与宇宙之风(天)和谐对应。不正常的宇宙“风”会损害人体而致病,人体内之“风”不按常规运动也会生病。风——气——气——阳气——水气,人在风中而不见风,犹如鱼在水中而不见水。鼻息出入,顷刻离风即死。但风静则为养人之和风,风动即为杀人之邪风。
一、五行木为首
五行是《黄帝内经》贯穿始终的核心。五生、五方、五季、五色、五志、五谷、五味、五运、五虫、五音等等,把宇宙中的事物用时空统一起来,这就是伟大的易学思维。《内经》的医学体系,即是易医体系,与现代西方医学截然不同,可称之为“时空医学”。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行之中,木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
太阳系中,目前已发现的行星,有九大行星,公转周期在12年以下的只有五个。根据踞离太阳远近的顺序排列,由远而近,依次是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而名为土星的行星,公转周期为29.5年,与地球的引力关系相对木、火、金、水冰,地球是真正的土星)。在五星之中,木星的体积、质量最大。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运气七篇”(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和“六藏象论篇第九”,有人认为是唐代启玄子王冰补入的。以我的看法,王冰治学严谨,从他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一文中可以看出,绝不可能随意插入篇章。运气的内容,是《内经素问》的重要部份,包含了古代哲学、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物候、社会风俗等丰厚的文化底蕴。
《内经素问》运气学说中始终把“厥阴风木”放在首位来论述。
《六藏象论篇第九》云:“歧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长夏,长夏胜秋,秋胜春,所谓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帝曰:何以知其胜:歧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功于始春。……”春为木,“一年之计春为首”的说法大概滥觞于此。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云:“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云:“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歧伯曰:东方生木,风生木……”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云:“: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日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云:“帝曰:五运之化,太过不及如何?歧伯曰:悉乎哉问也!岁木不及,燥乃大行。”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云:
“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平气)
“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不及)
“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衍流。” (太过)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云:论述六气司天运气时,阳年从壬起(如壬辰、壬戌),阴年从丁起(如阳明司天从丁卯、丁酉起),丁壬合木为木运。五运之主运,均从角起,角徵宫商羽,分属木火土金水,亦从木起。六气主气,也从木起,分别“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少阳相火,四之气太阴湿土,五之气阳明燥金,终之气太阳寒水。”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论述,六气司天、在泉各有不同的气化作用时,也从木始,依次为:
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司气为苍化,间气为动化;
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
太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甘化,司气为【黄今】化,居气为柔化;
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为苦化,司气为丹化,间气为明化;
阳明司天为燥化,在泉为辛化,司气为素化,间气为清化;
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司气为玄化,间气为藏化。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提出一个问题:“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 雷公答道:“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最贵。”肝属木,为风。此说与“风者百病之长也”相呼应,这也说明一个问题:肝最易受风,治肝也可治百病。小柴胡汤是仲景《伤寒论》中用以和解少阳的方子,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擅治肝胆疾病。后人用以治疗其它疑难杂证,称之为“治难病神方”。方中柴胡为治风之药,肝属木,木为风,治风、治肝,即可治百病也。
五代徐子平发明“四术推命术”,成为后世命理预测之最普遍的方法。关于“冬至换年柱”还是“立春换年柱”,近现代产生了两派之争,各执一说,也有各自的理由。如果遵《内经素问》,那么,立春换年柱是正确的。五行木为首,自然五季春为首,一年从寅始,从立春始。
朱熹认为木是五行的开始,水是五行的终结,土是五行的中间;木为发生之性,水为贞静之体,土为包育之母。水火的性质轻清,金木的性质重浊,土又更重浊。
二、风者百病之长
前面谈了这么多“五行木为首”,现在言归正传引入《素问内经》“风者百病之长”的独特病理学说。
《内经素问》在四个篇章中提到这句话。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中云:“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
《风论篇第四十二》中云:“故风为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骨空论论篇第六十二》中云:“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中云:“夫百病之生也,皆可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所谓“风”,即是病因——致病的“风邪”,更是病理——风木的作用。
风在宇宙中最能改变一切。“风马牛不相及”,“风”是动物发情的代名词。植物雌雄异株者,靠风来传递花粉授精。《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云:“大气举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干、蒸、润、温,均是改变形状而不改变性质,只有“动”才是形状和性质都改变。所以,“风”的力量是最大的,“风”的作用也是最重要的。
“风”是如何致病的呢?
《内经素问》中专门列出一篇《风论篇第四十二》,全面论述了风邪侵入人体后导致各种疾病的机理及其症状。
“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因“风”而致的疾病,几乎囊括了外感热症、内科、外科、传染病、血液病、皮肤病等等。
“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汇。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忄失】(音突)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月真】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肌肉有不仁。”
“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云:“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又云:“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中论述六气为病的机理,示范性地列出了一十九条,被历代医家推崇为“十九病机”。“十九病机”中第一机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与“风者百病之长也”互相呼应。
《风论篇第四十二》讲到“风”的时空性: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
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
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
以季夏戊己伤于风者为脾风;
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
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被“风”侵入: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
各入其(五脏六腑)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穴)而上,则为脑风;
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
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因“风”致病的症状及诊断要点:
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白并】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瘥,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快,诊在口,其色赤。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好,诊在目下,其色青。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上惰下土】,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火台】(如煤烟熏黑状),隐曲不利(二便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两颧见黑色)。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月真】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当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风起前一日痛加剧,风起后反轻)
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因“风”而致的其它疾病症状:
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痹论篇第四十三》)
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风厥。(《评热病篇第三十三》)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夫痎(音阶)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疟论篇第三十五》)
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粘液),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勇而劳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风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汗空(孔)也。(《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三、风病的治疗法则
既然是“风为百病之长”,那么,防风是养生之道,而祛风是治病之法。
《素问内经》表面上好象有只重视医学理论,而轻视临床治疗。其实,它只是把养生防病和临床治疗结合起来,重视简便速效的“缪刺”(刺血疗法)上,丝毫不背离易学的“不易、简易、变易、交易、容易”法则。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人体自身是抵御风邪的有力武器。《痹论篇第四十三》提出:“诸痹不已,亦益于内。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在病邪逐渐侵入身体内部时,保持并加强自身的“风气”(正气),使之战胜“风邪”。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提出“汗法”治疗风病之法:“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发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五脏相传,则按照下列方法治疗:
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
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呕吐),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按摩加针刺)。
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黄疸),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按摩、药物及药汤热浴)。
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小便色白而混浊),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药可浴。
治疗“法出而身热,烦满不解”的“厥风”,《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认为是“巨阳(太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阳与其为表里,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治疗方法采取“表里刺之,饮之服汤”。针刺从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取穴。
治疗“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的“劳风”,采取“以求俯仰法”,先通利肺气,使呼吸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使病人身体能自由俯仰。“巨阳引(合病人精力充沛,抵抗力强壮),精者(青壮年)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老年人或精力衰弱者)七日。”并要使病人“咳出青黄(粘痰),其状如脓,大如痰丸,从口中或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治疗“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若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咳,病名“风水””,采用刺法,针刺五十七个穴位。(具体穴位在《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之中)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治疗水肿病,采用“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发汗),洁净府(利尿)”。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治小便癃闭,有“上窍通,下窍泄。外窍开,水源凿”之论,深得《内经》之秘旨,他认为尿道“如滴水之器,闭其上而倒悬之,点滴不能下也。”又云“启其外窍,即以开其内窍。麻黄力猛,能通阳气于至阴之地下。肺主皮毛,配杏仁以降气下达州都,导水必自高原之意也。”虽然是谈癃闭,对水肿病的治疗也可同样理解。
综上所述,《内经素问》治疗风病,提倡扶正气,扶正气必须祛风邪。祛风邪的方法有:汗法、利水法、针刺法、艾灸法、药浴法、祛痰法、火熨法等。
四、风与肾病的思考
《内经素问》中《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云:“北风生于冬,病人肾,俞在腰股。”《风论篇第四十二》云:“以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又云:“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饮食不下,鬲寒不通,腹善满,失衣则【月真】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云:“肾者牝脏(阴性脏器)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法出,肾汗出逢于风,风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于肾,名曰 风水。所谓府者,汗空(汗孔)也。”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帝曰:有病肾风者,面胕(音fu,通浮)痝(音芒,肿状)然然壅,害于言(言语迟钝),可刺不?歧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五日后邪气传入肾)。帝曰:其至何如:歧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至头,汗出手热,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咳,病曰风水。”
所谓肾病,相当于西医的肾炎、尿毒症、水肿等病。一般人治疗肾病,皆从滋阴补肾、利水社湿着手,收效不大。西医对急性肾炎,特别是尿毒症,除了血透,就是换肾。
《内经素问》重点把肾病与“风”挂起钩来,以风邪为病因,特别指出水肿病是风水,给肾病治疗指出了一条别开生面的道路:祛风利水(解表法)。
肾炎病人主要症状是水肿,肾功能衰竭。一方面水不得外泄,另一方面气虚阳脱。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不少治外感的方子,可以借鉴用于肾病治疗,如“麻黄附子细辛汤”、“越婢加术汤”等。仲景治水之剂“真武汤”中,用姜附壮阳祛风,亦用此理。如能将《伤寒论》与《内经素问》互相参悟,可以得到极大的启发。
五、风与传染病的思考
《风论篇第四十二》提出“风之伤人”,可以成为“疠风”。“风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月真】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溃疡,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疠字,音lì力,指瘟疫、恶疮等急性传染病。而瘟疫是急性传染病的总称。《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中所谈到的“劳风”,指的是肺痨(肺结核)一类的肺部传染病。
传染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内经素问》中据说是后人补入的佚篇《本病论第七十三》论述司天与在泉之气不相合,运气发生异常变化,而产生木、火、土、金、水五种疫病时说:
甲己失守,后三年化成土疫,晚至丁卯,早至丙寅,土疫至也。
丙辛失守,后三年化成水疫,晚至己巳,早至戊辰,甚即速,微即徐,水疫至也。
乙庚失守,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
丁壬失守,其后三年化成木疫也,速至甲申,徐至乙酉,木疫至也。
戊癸失守其会,其后三年化成火疫,速至庚戌,徐至辛亥。
“风”是指传染病互传播的重要媒介,“风邪”又是传染病发作的催化剂,而且是传染病临床病理的表现——生发、动、迅速。因此,传染病的防治,抓住“风”字,便是抓住根本。
2002年(壬午)冬,广东地区发现“非典型性肺炎”恶性传染病(肺瘟),2003年(癸未)上半年漫延至全国,北京地区尤其严重。肺在五行中属金,肺瘟也就是“金疫”。据说,北京地区用激素等西药治疗,病人康复后,发生严重骨质疏松等严重后遗证。而广东地区采用中西医结合,病人康复后,后遗症较少。
风邪是否能与病毒划等号?我认为不能。风邪既包含病毒,又不止病毒。比如,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西医认为是传染了“感冒病毒”,两种观点代表不同的思维和理念,绝对不能划上等号。
20世纪末流行的“艾滋病”,数百万人死亡,进入21世纪,依然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办法,令人谈“艾”色变。按照《内经素问》的学说,艾滋病也可以从“风” 而治。
艾滋病(aids)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由艾滋病毒所引起。艾滋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hiv通过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从而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致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为什么hiv自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但是当免疫系统补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它疾病,便致人于死地。hiv就是风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免疫力下降,严重虚脱。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传播,其次为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古代雌雄相吸引称之为“风”。艾滋病邪称之为“风”再恰当不过了。
六、风者百病之长的临床实践
(一)《伤寒论》“太阳中风”解析:
张仲景论“桂枝汤”证时,提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六经中太阳经主寒水,与风有什么关系呢?
太阳经主一身之表,为司寒水之经。太阳经最容易被风邪侵袭。而且,太阳经在经脉中是最长的一条,太阳治则诸经皆治。人体内的风气被邪风干扰不能正常地运行便致病,首先就导致体内津液(水)不能流布。太阳寒水必须有在常的“风”才能气化。比如,大自然中的水(江河湖海),在春秋两季多风的时候,能迅速地转化为水蒸汽上升,又能迅速地变成雨水下降。夏则太热,过度蒸发而无法下降成为干旱;冬则太寒,无法蒸发而成冰冻。所以,桂枝汤治风,一是驱邪(风邪)外出,二是鼓动体内之风,使阳气奋发,顺布津液,使之正常气化。太阳中风体表无汗时,要加入发汗药麻黄,以麻黄汤使人体“微汗”。“微汗”一词非常重要,是体内之风正常运行的标志。
仲景方是医方之祖,后世尊称为“经方”。然而,桂枝汤又被尊为“群方之冠”。柯琴云:“(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仲景之方以及后世名方,均可溯源至桂枝汤。我以为,桂枝汤是治“风”之剂,风为百病之长,桂枝汤自然是“百方之长”了。
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易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堪舆学。堪舆,民间称之为“风水”。对于“风水”一词后人始终没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如果与医学中的风水结合起来,便可豁然开朗。风水的核心,是居住环境必须“藏风聚气”,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和人体一样的风气运行、水液气化的环境,使天(宇宙)、人、地(居住)环境三者和谐统一。
《伤寒论》中的所有方剂,都可以寻根觅源到“桂枝汤”。《伤寒论》中所有病证的治疗,都重视“风”的治疗。
(二)百病治风:
1、中风:陈修园有“风自外入,不可舍风而别治”的观点。小续命汤为仲景桂枝汤、麻黄汤二方揉合而加味,为风证(风痱)之雄师。
2、虚痨:《金匮》薯蓣丸,仲景注明该方是“治虚痨诸不足、风气百疾”。尤在泾云是“风气不去,则足以贼正气而生长不荣,以薯蓣丸为要方”。
3、咳嗽:柯韵伯治咳嗽,不论冬夏,不拘浅深,但是寒嗽,俱用小青龙汤,多效。(小青龙汤为桂枝汤加麻黄、半夏、五味子、细辛,去枣。)《金匮》治痰饮咳嗽,不外乎小青龙加减。方中诸味皆可去取,唯细辛、干姜、五味子不肯轻去,即面热如醉,加大黄以清胃热,及加石膏之类,总不去此三味。
4、痢症:凡痢疾初起即发热,非肌表有邪,即经络不和,温散而调营卫,外邪恶一去,痢亦松去。有汗宜用桂枝汤法,无汗宜用葛根汤法。张飞畴云:当归四逆汤治痢极效。喻嘉言《寓意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及人参败毒散治痢。人参败毒草散从小柴胡汤化来,令微汗则阳气升,而陷者举矣。治痢加入陈仓米、黄芩、黄连,屡用屡效。
5、泄泻:痛泻要方由白术、防风、芍药、陈皮等组成。陈修园用乌梅丸治泻,该当方从桂枝汤 化来,亦从风而治也。
6、血症:李东垣治一人内蕴虚热,外感大寒而吐血,法仲景麻黄汤加补剂,名麻黄人参芍药汤,一服而愈。桂枝麻黄类澡风之药发散太阳经,使水道通畅,则血亦畅行。
7、水肿:仲景治水肿之方,如越婢汤、防己茯苓汤、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杏子汤、芪芍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枳术汤等,皆有桂枝、麻黄一类治太阳中风之药物。
8、胀满蛊胀:《金匮》厚朴七物汤,即是桂枝汤、小承气汤合用,以解表里之实邪。用小承气汤涤荡肠胃之积,桂枝汤舒肝行气,合之刚健兴阳。
9、眩晕: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属厥阴风木,木动则风生,风生而火发。《风经》云:精虚则眩。虚者言其病根。虚则气虚,即风虚,宜补气助阳也(补中益气汤)。
10、五淋癃闭:陈修园谓“淋闭”如滴水之器,闭其上而倒悬之,点滴不能下也。去其上闭,而水自通。宜服补中益气汤,可加麻黄、杏仁二味甚效;夏月不敢用麻黄,以苏叶、防风、杏仁等分水煎服,温服微汗。虚加人参、麻黄各一两煎服,神效。此法是启其外窍(治风),即以开其内窍(尿道)。
11、痰饮:《金匮》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盖痰者,水病也,水归于肾,而受于脾。欲水由地中行而归其壑者,非用温药补脾不可也。
12、消渴:手太阳小肠经主当液,足太阳膀胱主血。《风经素问·奇病论篇》说:“……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达为消渴。治之以兰草汤。”兰草即佩兰,味辛性平,芳香辟秽,祛暑和中,化痰开胃。
13、妇人经产杂病:四物汤加炙草、香附,经前产后出入加减。桂枝汤为妊娠第一方;小柴胡汤为产后第一方。
14、小儿:太阳主一身之表,小儿腠理未密,最晚授予邪。小儿惊风,以桂枝汤照服,无汗用桂枝加葛根汤,有法用桂枝加瓜蒌汤;寒热往来、多呕,以桂枝汤合小柴胡汤,或单用小柴胡汤。
15、痈疡:痈疡之剂如仙方活命饮、托里十补散、《局方》十宣散、孙彦和托里温中汤、李东垣散肿溃坚汤等皆有防风、桂枝、白芷、柴胡、葛根等祛风药。
(二)风剂与风药:
风剂与风药,一可发散解表社邪,二可温中升阳化气。
◎风剂:
风汗:仲景桂枝汤(桂枝、芍药、生美姜、炙草、大枣)
风寒: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草)
风水:小青龙汤(干姜、麻黄、桂枝、芍药、炙草、细辛、半夏、五味子)
风痉:葛根汤(桂枝、芍药、炙草、姜、枣、葛根)
风毒痢:人参败毒散(人参、茯苓、枳壳、桔梗阻、柴胡、冽活、独活、川芎、甘草、薄荷、生姜)、荆防败毒散(羌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甘草)
风血:东垣麻黄人参芍药汤(麻黄、白芍、黄芪、当归、炙草、人参、麦冬、桂枝、五味子)、《济生》归脾汤(人参、白术、茯神、枣仁、龙眼肉、黄芪、当归、远志、木香、炙甘草)
风气:东垣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归归、升麻、柴胡、姜、枣)、小柴胡汤(半夏、人参、黄芩、甘草、姜、枣)
风虚:千金续命汤(桂枝、麻黄、人参、白芍、杏仁、川芎、黄芩、防己、炙甘草、附子、姜、枣)
风痹:千金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川芎、当归、白芍、熟地、桂心、茯苓、杜仲、牛膝、人参、甘草)、丹溪独活汤(羌活、独活、防风、当归、川芎、细辛、桂心、人参、半夏、菖蒲、茯神、远志、白薇、甘草、姜、枣)
风泄:《局方》神术散(苍术、炙草、细辛、蒿本、白芷、川芎、羌、姜、葱)
风暑:霍香正气散(霍香、大腹皮、紫苏、茯苓、白芷、陈皮、白术、厚朴、半夏、桔梗、甘草、姜、枣)
◎“风”名方剂:
《金匮》风引汤:大黄、干姜、龙骨、桂枝、甘草、寒水石、赤石脂、滑石、紫石英、白石脂、石膏。除热瘫痫。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疭,日数十发。
《宣明论方》防风汤:防风 、甘草、当归、赤茯苓、杏仁、桂枝、黄芩、秦艽、葛根、麻黄。研末,每服5钱,用大枣3枚,生姜5片,煎服。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主治行痹,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伸屈不利,或见恶寒发热,苔薄白或腻,脉浮。
《千金方》防风汤:防风、秦艽、麻黄、独活、乌药、当归、人参、甘草、远志、防己、黄芩、升麻、石膏、生姜、半夏。祛风通络。主治虚风发热、肢节不利、脚弱无力。
《千金方》引甄权防风汤:防风、川芎、白芷、牛膝、狗脊、萆【艹解】、白术、羌活、葛根、附子、杏仁、麻黄、石膏、薏苡仁、肉桂。补益肝肾,通利经络。主治偏风。
《太平惠明和剂局方》防风汤:防风、秦艽、独活、羌活、麻黄、半夏、升麻、防己、白术、石膏、黄芩、白芍、甘草、当归、远志、人参、生姜、麝香。益气血,祛风。主治风虚发热,项背拘急,肢节不通,脚步气缓弱。
《太平惠明和剂局方》大防风汤:川芎、附子、熟地、白术、防风、当归、白芍、黄芪、杜仲、羌活、人参、甘草、牛膝。研末,服三钱,加生姜7片,大枣1枚,煎服。祛风顺气,活血脉,壮筋骨,除寒湿,逐冷气。主治痢后脚痛、瘦弱,不能步履(痢风),鹤膝风,附骨疽等。
消风散:人参、防风、茯苓、川芎、羌活、僵蚕、蝉蜕、藿香、荆芥、厚朴、陈皮、炙甘草,茶调下或酒下。治咽喉皮肤之风,头痛、目昏项背急(骨质增生)、疮癣、顽麻瘾疹。《太平惠明和剂局方》云:如久病偏风,每日三服,便觉轻减。如脱着沐浴,暴感风寒,头痛身重,寒热倦疼,用荆芥茶清调下,温酒调下亦得,可并服之。小儿虚风,目涩昏困,及急、慢惊风,用乳香荆芥汤调下半钱,并不计时候。
《太平惠明和剂局方》排风汤:白鲜皮、当归、肉桂、芍药、杏仁、甘草、防风、川芎、白术、独活、麻黄、茯苓。为粗末,每服三钱,入生姜四片同煎,温服。聪耳明目,通脏腑诸风疾。主治风虚冷湿,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
《太平惠明和剂局方》八风散:藿香、白芷、前胡、黄芪、甘草、人参、羌活、防风。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入薄荷同煎,温服。治风气上攻,头目昏眩,肢体拘急烦疼,或皮肤风疮痒痛;及治寒壅不调,鼻塞声重。
消风败毒散:消风散合人参败毒散。
朱丹溪上中下通用通风方:黄柏、苍术、南星、姜、枣、防己、桃仁、胆草、白芷、川芎、神曲、桂枝、威灵仙、红花、羌活。
五虎追风散:南星、僵蚕、全蝎、蝉蜕、天麻、朱砂、。用于破伤风证或惊风抽搐。
镇肝熄风汤:生赭石、生牡蛎、生龙骨、生杭芍、怀牛膝、生龟板、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用于肝阳上亢、头目眩晕。
河间防风通圣散:大黄、芒硝、防风、荆芥、麻黄、黑栀、白芍、连翘、川芎、当归、薄荷、白术、桔梗、黄芩、石膏、滑石、姜、葱。
胃风汤: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芍药、桂枝各等分,加粟米百余粒煎(十全大补汤去黄芪、地黄、甘草)。治风冷乘虚,客于肠胃,飧泄注下,完谷不化,及肠风下血。双治风虚能食,手足瘛疭,肉【目闰】面肿。
李东垣胃风汤:升麻、白芷、麻黄、葛根、柴胡、羌活、蒿本、苍术、蔓荆、草蔻、黄柏、当归、炙草,加姜枣煎。
◎风药:
草木类:桂枝、麻黄、柴胡、荆芥、防风、霍香、白芷、紫苏、薄荷、附子、细辛等;
动物类:蜈蚣、全蝎、蝉蜕、地龙、僵蚕、麝香等;
化学类:冰片
矿物类:代赫石、生铁落、磁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