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李佃贵教授就“取消中医”言论发表看法

2006-11-3

“中医是科学,在人类历史上中医以其独特的疗效存在。如果没有疗效,早就被历史淘汰了。”针对近来有人以中医不科学,安全难保障为由提出取消中医的说法,全国名老中医李佃贵教授对记者说:“中医理论与西医不同,西医是在数、理、化基础上以定量的方式发展起来的,而中医是在古代哲学的基础上以定性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  李佃贵教授是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河北省中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还担任着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和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职务。他对胃肠病的研究,打破了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不可逆转的定论;在肝胆病研究方面,首次将因肝胆经脉引起的眼病、耳病、腹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等19种疾病列入肝胆病的范畴,突破了传统中医理论对肝胆病的认识。  因为有几十年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丰富经历,李教授对中医药事业充满热爱之情,也对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和面临的现实困难,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李教授说,中医药能够从历史走到今天,从中国走向世界,不断发展,主要靠的是这三个方面:一是中医的疗效;二是中医的理论体系;三是中医的科学性。他说,总的讲,中医思想理论体系是整体的、辨证的,而西医是微观体系,由细胞学发展到分子学、基因学及现在的纳米技术。作为传统医药学,中医药的优势很多,比如对患者的治疗讲延长寿命、减少痛苦、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比如对肿瘤的治疗,中医讲“人瘤共处”的观点。临床中经常见到不能切除肿瘤的病人用中医中药治疗可使其存活年限比手术切除后更长。慢性萎缩性胃炎,现代医学认为是癌前病变,是不可逆转的,但是经过中医中药的治疗萎缩逆转了,临床治愈率能到达70%左右。中医是整体辨证的,疗效判断标准应看病人的生活质量,看病人的寿命。中医是从整体上考虑,确定治疗目标。这里有一个认识观念问题。现在人们对中医的认识越来越浅,越来越模糊。原因是由于种种阻碍因素长期存在,淡化了中医的作用,中医药成为辅助医疗手段,用西医的标准来判断中医。  针对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李教授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政策性因素,尽管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中医药,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落实不下去。一些人思想上存在一定偏见,“重西轻中”,对中医药投入严重不足,我们可以看到普遍存在的现象,西医医院高楼大厦,而中医医院大都危房林立。在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中,将中医院视为专科医院对待,一个病人住院规定限额为5000元左右,而西医院住院病人规定限额却为12000元左右。  二是中医药在理论创新方面比较慢,比较少。真正的中医人才(原汁原味将中医科学理论继承下来的)很少,这主要跟目前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有很大关系。在医学大专院校中,中医教学完全照搬西医的模式教学,西医课程设置比中医课程设置还多,培养的学生既非中医、又非西医,不伦不类没有特色。就像京剧有不同的学术流派一样,中医也有很多不同的流派,中医也应该继承、发扬师带徒的教育方式,从娃娃抓起。  三是缺少反映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像中医诊断、治疗、科研、成果评审,主要按照西医的方式,迫使中医按照西医的模式来发展。比如中医搞科研课题,如果按照中医的理论来写,不按照西医的动物实验标准来写,最终是不给立项的。殊不知,中医是在人身上实践而来的科学,中医讲“望、闻、问、切”,脉象是中医的一个客观标准。而在动物身上做的实验,怎么能摸出它的脉象是浮,还是沉?又如何能够得到“望、闻、问、切”的客观指标。一代代这么搞下去,中医药的特色、理论就完全丢掉了。中医发展,一个是继承、一个是创新,没有继承,如何创新?缺乏真正的中医人才,没人去专心致志搞中医,最终也就造成中医学术创新慢。  四是社会舆论对中医的疗效、中医的贡献宣传不够,中医科普知识普及不够。现实生活中,50岁以上的人如果遇到牙疼,会认为“上火了”,而50岁以下的人却说是牙周炎;这就是中医知识普及不够的表现之一。因为西医是以“数、理、化”为基础,人们从小就被灌以量化的思维定势,所以接受西医比较快,而中医是从哲学发展起来的,比较抽象,接受起来很慢。  因此,要解决发展的问题,国家首先要政策倾斜,保护中医、发展中医,起码在经费上、领导精力投入上与西医一样,不能有所偏颇。要改变中医教学模式,要培养在中医理论基础上有创新的人才,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教材上都要改革。要建立中医独特的评价体系标准。还要加大对中医中药的宣传力度,普及中医科普知识,为中医中药的发展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李教授认为,中医药不会因为一些反对的声音而消亡,关键是要抓好继承和创新,保持和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为人类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返回首页 返回中医文化主页 返回中医论战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