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申俊龙

后现代"生态中心主义"(又称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在批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中出现的,其理论认为,自近代文艺复兴的启蒙运动以来,近现代社会人们在工业现代化过程中过分强调主、客分离对置,试图征服内然,凸显人的主人地位,产生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在行为上制造人与自然的矛盾,一味对白然进行征服索取,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对立,加剧矛盾。结果是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自然灾害频繁,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解构,以建设后现代生态中心生义新大厦。

后现代生态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寻求人与世界的和谐,力图走向人与自然交会为一、主客冥合的境界,把白然当作生命共同体看待,认为宇宙自然是生命的整体系统,是充满生机的进化和生态运动,宇宙万物是相互依赖的生命之网,生态共同体的价值高于各自的内在价值,要求人们超越自我、关爱自然,使人类获得不竭的生存和发展之源。这种思想竟然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中医哲学天人合一思想不期而遇。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境域观

传统中医哲学可称为"道"学,天人合一主要阐述天道与人道。在天人关系中非常重视其"合"的一面,虽然"合"是以分为前提,但是,中医哲学的"分"是同构异形之分,即人道和天道之分是普遍的天道在特殊的人道中的具体展现。天人之分的本质是合,这种本质之合是天人的物质统一性决定的,即天人都由共同的物质之"气"构成,这种内在同质性规定了宏观整体的统一性。传统医学认为宇宙万物(包括入)皆是宇宙之气构成,这种"气"又分为阴气和阳气,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云:"积阳为天,积阴为地"[1]隋代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说,"天为阳也,地为阴也,人为阴阳也,故日不别气也。"[2]天、地、人本质皆属"气",形式上又有差别,这种本质与形式的差别是观察的角度和思维的方法不同产生的。《庄子•德充符》云:"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天人合一正是从"自其同者视之"的角度来看宇宙万物。这种"万物皆一"的"一"就是物质性的"气"。"万物与我同根,天地与我同体"叫这种同根同体观在当代有利于克制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沙文主义)自私和视域局限。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对人的固恋是由于人的视域偏差造成的,《老子》二十五章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宇宙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人只是这个整体之域的一部分。"域中"指人的存衣境域,这种境域是由人类的认识视域决定的。如果我们从人的角度来看人与万物便会认为人比物要高明与重要;如果从天地宇宙的角度来看人与万物,人只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并尤贵贱与重要,人反而显得十分微小。《庄子•秋水》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费而相贱"。传统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与后现代的生态境域思想不谋而合。
近代以来,人们朋天人相分的思维方法割裂天人关系,认为非人类的自然之天只有外在的工具性价值,即"白然只是满是人类需要的一种资源",而不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这是人们思想的偏见。人是自然的一邪分,人的存在价值首先要为它确定一个价值范围和场所,这就是人的存在境域,这种视域观决定丁人的境域观,境域观亦确定人的价值存在范围。传统医学天人合一-意味着把天地宇宙作为人的存在境域。人类实现了从"部落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到"白然中心主义"的跨越,就是人类视域提高和境域扩大的明证。传统医学天人合一思想给我们如何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处理人均自然的物质关系很有借鉴意义,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主义的整体境域观都有利于人类提高哲学视域,克服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矛盾,确立主态哲学的逻辑起点。

二、"法天观"的生命普遍联系之律

传统医学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将自然有机化、情感化、生命化,其天道自然的内在规律性和天人相联的有机统一性与生态中心主义生命网络系统理论具有相似性。中医的五行学说,用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但是医学的五行思想不是将事物之间的联系局限在木、火、土、金、水五种要素之间,而是将说行与宇宙万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体将五行与人体的五脏、五体、五窍、五腑、五华、五声、五神、五志相配,对宇宙万物又巧五方、五色、亚时、五气、五化、五味、五臭、五音、五性、五德、无政、五令、五变、五灾等联系在一起。《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五运(五行)之始,如环无端。"说明世界万物处于普遍联系和不断流转循环之中。人是万物之一,从自然的角度来看人,人为自然(天地)所生,必须适应、顺应自然变化之道,与自然之理冥合。明代孙一奎说:"天地万物本为一体。所谓一体者,太极之理在焉。"[4]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都为共同的规律支配,天理是共体的最大的"理","人理"是"天理"的一部分,不管人主观上自觉与否,客观上人理应服从天理。《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通法自然。"人的生存要依赖于自然生态环境,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传统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和以人法天的思想与生态主义的生态网络系统理论相近。生态中心主义认为生命系统是由多层次的网络结构组成。世界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谐发展的自然格局。人类和其它物种一样,都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的有机构成要素,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生命的生存及其生存质量,都不仅依赖于它所生存的环境的物理条件,还依赖于它与其它生命之间的关系。

传统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5]人体变化的运动规律与自然规律相副。因为人类的产生、生存、进化无不与天地日月、自然环境有关,人的产生是自然的结果,人的生存必须不断从自然界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用进退废,适者生存,人类的迸化过程就是与自然环境统一的过程。杨上善说:"天地变化之理谓之天道,人从天生,故合天道。"[6]天地变化的规律叫"理",也称为"天道",人是自然的产物,"故合天道",这里的"合"有两种意思,一是人与天地之基本规律相同,二是人要顺合自然的规律。

三、"参人观"的自然价值之爱

传统医学哲学是全息哲学,认为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7]。人们可以通过同构规律类推天人相关性,从自然现象"参验"人体的内在规律,亦可以通过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领悟天地自然运行规律。《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天者,必应于人。"认为天人之间具有共同的规律,可以天应人,"应"意为相应、参验、验证;接着说:"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可以天地之变参验、验证人体之化。隋代医家杨上善说;"人之身也,与天地形象相参;身盛衰也,与日月相应也。"[8]中医认为天人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为人们提供了互参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传统医学以天参人观启示我们在更大的视域——自然(天地)范围内来看人的存在价值,人的精神境界是以自我超越为向度的。生态主义认为,环境危机实际是价值危机,是人类的价值选择和取向问题,而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只有通过体验通道才能悟其价值。《墨子•法仪》说:"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人是从自然进化来的,自然通过人来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本质。人作为自然的看护者应是"为天地立心"的"天民",自觉承担起"赞天地之化育"的宇宙责任。

传统医学哲学是境界哲学,其直觉体悟思维方法与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结合在一起,使医学观具有一种价值超越力量,而这种精神的内在超越更显出人的伟大和崇高来。一个成熟社会是以价值超越为特征的,只有对自我利益实现超越,其视域和境域才能上升到一个"神天"的新的境界。在自然之人和社会之人的范围内人是没有选择自由的,只有在价值领域的良知之人,才拥有选择的自由和可能。《孟子•尽心上》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唉。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人是大自然的良知和神经,人的存在价值就需要以尊爱之心对待自然,把天当成有情感意识的神性之天,尽心知性而知天•以"与天为徒"。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序例》中指出学医"不读《内经》[9],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要求医生"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认为"天有刑德,人有爱憎"天人交相感,天人互爱互尊,而人处于主动地位,应带头爱大地,爱自然,天地自然就会回报给人类一个永恒的生命乐园。

人类只有超越自身,用仁爱的伟大情怀尊爱自然,才能把人的存在价值境界提升到天人合一这个"其大无外"的存在境域。这种巨大的包容性才能确保人类"与日月并明,与天地同久。

(此文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注释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宝命全形论》。
[2]《黄帝内经太素》卷二十四《真邪补气》。
[3]《庄子•齐物论》。
[4]《医旨绪余•上卷•太极图抄引》。
[6][8]《黄帝内经太素》,卷九《经脉正别》,卷二十八《三虚三实》。
[7]《灵枢•刺节真邪》。
[9]此处《内经》指佛教经典,非指《黄帝内经》。

中医文化主页
巫祯来先生论中医
巫氏易医
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与中医现代化 
天人合一思想的后现代意义
论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影响
阴阳学说的现代解读
中医是比西医更完美的科学
广西中医学院教授刘力红谈中医教育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