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打开道教经书,我们会发现不论其宗教哲学理论、神仙谱系、内外丹法以及五花八门的道功道术,几乎无不吸取有阴阳、五行学说的义理和采用有阴阳、五行学说的词
、术语。有的是道教神学被赋予“阴阳”、“五行”的属性,有的则是依据阴阳五行学说中的神秘思想而推演出道教的神学义理;两种情况交缠,显示道教怀阴阳五行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阴阳家、五行家的理论如同一件五光十色的绚丽彩裳,服饰着道教的义理体系。如果试想从道教义理中抽去阴阳五行说的理论,那么道教的义理体系就会暗然失色,显得苍白、单薄、零落。历史的演变,道教已将阴阳五行学说融化为自己的不可分离的部分。一种宗教如此密切地吸取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而阴阳五行学说又如此渗入一种宗教,这在世界宗教范畴可能是罕见的。这也可能正是道教独具的特征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两者相关联的缘由及状况。
一、阴阳、五行家及战国末期的阴阳五行说
“阴阳”观念,在史前时期可能便已萌芽,“阴阳”二字则首见于商代《商周金文录遗·{已其}<括号内为上下结构>伯子盨铭》记载:“{已其}<括号内为上下结构>伯子{宀妊}<括号内为上下结构>父,作为征盨。其阴其阳,以征以行。”阴阳观念,最多指的是自然观方面的现象,如有阳光照射是“阳”,无阳光照射为“阴”。引伸之,晴天是“阳日”,阴天是“不阳日”,或“晦日”,云开日出为阳,乌云庶日阴;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甲骨文中有大量这样的记载。《诗·大雅·公刘》也记载:“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说文通训定声》也记载:“阴者见云不见日,易者云开而见日。”由于“阴”和“阳”是指阳光有无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自然景象,这种观念以后进而引伸发展,泛指自然界及社会中两种基本的、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事物属性,“阳”代表天、日、昼、暑、刚、健、尊、男、牡,“阴”代表地、月、夜、寒、柔、弱、卑、女、牝。两种相反的事物属性,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在运动中发生消长变化,这显然已进入了哲学范畴。《国语·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小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认为是“阴”、“阳”失常所造成的灾变。这是最早的具有哲学意味的“阴阳”观念的记载。殷周时期的巫书《周易》,对于“阴阳”观念所延伸而形成的哲学思想有圈套的发展,以“一”为阳的符号,以“—”为阴的符合,亦称“爻”;用三个爻组成另一种符号,共可得八个,便是“八卦”,亦称“经卦”;再用两个经卦重成另一种符号,共可得六十上个,便是六十四卦,亦称“别卦”。任何一个经卦或别卦,都体现着矛盾对立与运动变化的特征,也都是阴阳动变所派生。《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阴阳的矛盾运动决定着自然法则与社会法则,顺则“泰”,不顺则“否”。《泰卦·
传》:“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否卦· 传》:“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贲卦· 传》:“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阴阳有常有恒,失常则将导致灾变,这是当时判断一切吉凶的指导思想。春秋时期的老子对“阴阳”哲学思想的发展,也有重要贡献,《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训气以为和。”即道生元气,元气分阴阳,阴阳动变而生中和,是万物产生的本原。因而“阴阳”是万物内在和外在所普遍具有的属性,这深入到了事物的内核,“阴阳”的概念便更广泛、深入和抽象了,也就是说概括性更高了,哲理性更强了。战国时期的《易传》,把“阴阳”哲理加以系统的发挥和阐述,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阴阳不测之为神”出发,阐述万物的运动、变化与产生。以“阴阳”概念为基础,建立了完整的哲学体系。认为“阴阳”是万物具有的矛盾对立的最根本属性,事物之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阴阳矛盾的交替与转化,即阴阳相继、相推、相感的结果,“道”就是阴阳动变的过程。因而阴阳矛盾对立的运动,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和最高原则。很显然,这样的阴阳学说蕴涵有丰富的朴素唯物思想与辩证思想。但是,由于《周易》本是一部筮书,作为注解性的《易传》,自然仍保存较为浓厚的古代宗教意识,首先是肯定上帝鬼神的存在,“圣人亨(烹)以享上帝”(《鼎卦·
传》),再肯定上帝主宰宇宙的一切,“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观卦·
传》),“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自天祜之,吉无不利”(《系辞》下)。春秋战国时,阴阳家为九流之一,战国时以阴阳家名者有邹衍、邹奭。《汉书·艺文志》第十著录阴阳家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斑固曰:“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楚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又著录阴阳十六家,二百四十九篇,图十卷,班固曰:“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而为助者也。”
“五行”一说,其源起与“阴阳”说同样邈远,“五行”说是我国古代论说宇宙间构成万物的元素论,它的特点是从万物中分析出五种完全不同形质的基本物质——水、火、木、金、土,认为这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根本元素。最早记载五行说思想的文献是上古之书《尚书·洪范》:“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幸;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意即水性流行,而鲧障塞之,失其本性,其馀所陈列皆乱。又:“初一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此为夏代“五行”说之大概,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尚未与原始阴阳说相结合,当然更没有与神秘的阴阳说相结合。
西周晚期,出现了“五行相杂说”,《国语·郑语》周幽王八年,史伯语郑桓公:“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若所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用现代的话说,即相反相成才“和”而质变,产生新事物;无相反相成便只能是数量的增加,不能产生新事物。“杂”以成百物,是五行元素论的发展。
春秋末期,出现了“五行相胜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表现为水胜火、火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左传·昭王三十一年》晋太史墨曰:“火胜金,故弗克。”《左传·哀公九年》:“水胜火,伐姜则可。”有关史料,《左传》有较多记载。
战国初期,出现了“五行相生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表现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孙武《孙子兵法·虚实》提出“五行无常胜”,墨子提出“五行无常胜,说在宜”,否定了五行之间固定的、按顺序的相胜、相剋关系,认为五行之间尚存在相生的关系,在《墨子》、《管子》、《吕氏春秋》、《礼记·月令》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战国末期,五行相胜说与五行相生说结合而成为了“五行生胜说”,邹衍则是倡此说的代表性人物据《史记·孟轲传》说,驺衍后孟子,“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史记·郊祀志》也说:“自齐威、宣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动”,“驺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史记·历书》也说:“是时独有邹衍明于五德之传,而散消之分,以显诸侯”。邹衍著作已佚,仅存资料有:“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李善《文选》,沈休文《故安陆昭王碑》注引《邹子》),“邹子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李善《文选》,左思《魏都赋》注引《七略》)。“五德”即五行,认为每一“德”主运着一个朝代,每一“德”均有盛有衰,即每一朝代都有盛有衰,五行有一定的顺序,故而也就发生了朝代有更替的、循环的必然性。比如木胜土,即夏胜虞,反过说即土生木、虞亡而夏生。这种五行的生胜,亦即五行的运转,是由天神掌握的,是“天”有目的的活动。邹衍不单是以五行生胜解释自然变化,而且用来解释历史的演变,把五行生胜说作为自然与社会共同的发展规律,而且是由天意决定的循环规律。一切事物之盛衰兴亡,皆随五德终始转移。邹衍是战国晚期的一位大方士,人事重道延命的方术;并倡说中国名赤县神州,居天下八十一之一,中国外有九州,有裨海环之……。他的“宏大不经”之论,对当时方士有极大影响,《史记·封禅书》中说:“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子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驺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汉书·艺文志》著录五行三十一家,六百五十二卷。班固曰:“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书》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言进用五事以顺五行也。“貌、言、视、听、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皆出于律历之数而分为一者也。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寖以相乱。”
邹衍将阴阳说与五行说融合而为阴阳五行说,他倡导的这种神秘的阴阳五行说,为后世道教所吸取,成为贯注于道教全部义理的主要思想成分。
二、道教教义理论与阴阳五行说
刘向《别录》云:“方士传言,邹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保。驺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五谷生,今名黍谷。”《汉书·刘向传》中谓邹衍曾著《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而刘向父刘德曾治淮南犹得书,故曾读诵此书。据此可知战国末的邹衍乃当时一大方士。先秦方士有术而无理论,有则当自邹衍起。他将阴阳说与五行说结合而著《五德终始》之论,并运用这种理论造构了方仙道的宇宙构成论、历史观、形解销化之术及依于鬼神之事的理论。先秦的方仙道乃是道教的前身,故而道教从其思想根源来讲,早已与阴阳五行说有密切关联。
汉武帝时,儒家的董仲舒,以“天命论”为核心,收取邹衍神秘主义的阴阳五行说改造儒学,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理论基础的神学体系。这种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儒学曾风靡一时,几乎是儒生方士化,这便为信行方仙的术士们进一步提供了理论资料。汉成帝时,刘向集合上古以来历春秋六国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迹行事,连祸福,著其占验,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凡十一篇,号《洪范五行传论》。刘向本人亦颇好事方术。足见西汉阴阳五行之盛。在这样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从战国末便开始吸取阴阳五行说为理论的方仙后裔,自然更紧密地与阴阳五行说结合,最为显著的便是汉成帝时的方士齐人甘忠可所造作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汉书·李寻传》中说,“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甘忠可)此道。”足见甘忠可的原始太平道,即以邹衍“五德终始”之论为理论依据。甘忠可所著书虽已失传,但是散存于民间的残遗之篇,在汉顺帝时由于吉收集并扩充成了道教的第一部经典《太平青领书》(即《太平经》)。此部神书,可以说奠定了道教教义教理的基础。《后汉书·襄楷传》中评介《太平青领书》说:“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襄楷上疏曰:‘臣前上琅琊宫崇受于吉神书,不合明听。’复上书曰:‘前者宫崇所献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其文易晓,参同经典。而顺帝不行,故国胤不兴。’”又说:“初,顺帝时,琅琊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查考今存之《太平经》,的确是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以阴阳五行为家”立论的。如:
卷十八至三十四《合阴阳顺道法》:“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乱;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摘自王明《太平经合校》,下同)。
卷十八至三十四《名为神诀书》:“故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圣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事乖错。”《和三气兴帝王法》:“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王治太平。”《安乐王者法》:“故火能化四行自与五,故得称君象也。木性和而专,得火而散布成灰;金性坚刚,得火而柔;土性大柔,得火而坚成瓦;水性寒,得火而温。火自与五行同,又能变化无常,其性动而上行。阴顺于阳,臣顺于君,又得照察明彻,分别是非,故得称君,其馀不能也”。
卷三十六《守三实法》:“夫阳极者能生阴,阴极者能生阳,此两者相传,比若寒尽反热,热尽反寒,自然之术也,故能长相生也”。《事死不得过生法》:“阳兴则胜其阴,阴伏不敢妄见,则鬼神藏矣。阴兴则胜其阳,阳伏,故鬼神得昼见也。夫生人,与日俱也;奸鬼物,与星俱也。日者,阳也。星者,阴也。是故日见则星逃,星见则日入。故阴胜则鬼物共为害甚深,不可名字也。”
卷四十《分解本末法》:“天初一也,下与地相得为二,阴阳具而共生。……天道生物,当周浪俱具,睹天地四时五行之气,乃而成也。”
卷六十五《断金兵法》:“欲使阳气日兴,火大明,不知衰时者,但急绝由金气,勿使其王也。金气断,则木气得王,火气大明,无衰时也。”“王者大兴兵,则使木者大惊骇无气,则土得王起。土得王则金大相,金大相则使兵革数动,乾兑之气作,西北夷狄猾盗数起,是者自然法也。”
卷六十九《天谶支干相配法》:“夫皇乃以四时为枝,厚地以五行为体,枝主衰盛,体主规矩。”
卷九十二《三光蚀诀》:“水火各以其道,守其行,皆相得,乃立功成事。比若五行,不可无一也,皆转相生成。”
《太平经》中举凡宇宙构成论、历史观、政见、人生、方术、论鬼神、祭祀等等,无不引阴阳五行论以为理论依据和作解释。如果抽去《太平经》中的阴阳五行说内容,则《太平经》的理论体系则将解体。
与太平道同时兴起的张道陵五斗米道,从开始便以《五千文》为首要经典,崇奉老子为教祖。其教义处处皆标榜源出《老子五千文》。但是,五斗米道也十分重视阴阳五行说,往往用阴阳五行说的观点来解释《五千文》的内容,形成了道家学说与阴阳五行说的揉合,故而五斗米道的义理,与阴阳五行说亦关系密切。如《老子想尔注》中:
注释“挫其锐,解其纷”曰:“尅随怒事,情辄有所发,发一藏则故尅所胜,成病煞人,人遇阳者蔌囚刻王,怒而无伤,虽尔,去死如发耳。如人衰者发王尅囚,祸成矣。”
注释“和其光,同其尘”曰:“情性不动,喜怒不发,五藏皆和同相生,与道同光尘也。”
注释“玄牝门,天地根”曰:“牝,地也,女像之阴,牝为门,死生之官也”。
注释“绵绵若存”曰:“阴阳之道,以若结精为生,年以知命”。
注释“天地开阖而为雌”曰:“男女阴阳化也”。
注释“没身不殆”曰:“太阴道积,练形之宫也”。
注释“知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曰:“精白与无炁同,同色,黑太阴中也,于人在肾,精藏之”。
注释“其不得已”曰:“国不可一日无君,五帝精生,河雒著名,七宿精见,五纬合同,明受天任而令为之,其不得已耳”。
注释“不失其所者久”曰:“……喜怒五行,战伤者人病死,不复侍罪满也。今当和五行,令各安其位,勿相犯,亦久也。”
东汉晚期兴起的还有魏伯阳的金丹道教。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假《周易》爻象以论作丹之意,亦多采用阴阳五行说思想。如:
《周易参同契》上篇:“天地者,乾坤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母,水以土为鬼,土填水不起,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水胜火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
魏晋行世的《黄庭经》及《抱朴子·内篇》等奠定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的经籍,亦均吸取阴阳五行家内容;乃至尔后陆续行世之道书,无不相沿如此。
道教自称其根本信仰为“道”与“德”,关于“道”、“德”同“阴阳”、“五行”的关系,唐代吴筠的《玄纲论》说得扼要简明:“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生者无极,成者有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道德”与“阴阳”、“五行”是不可分离的,“道”为本原,阴阳五行则为其所派生并且是“道”的运用。这样,阴阳五行说便完全被融入道教的义理体系。
关于宇宙万物的构成及宇宙劫运的教义,道教亦本于阴阳五行说。如《云笈七签》卷九十三《阴阳五行论》说:“阴潜阳内,阳伏阴中,阴得阳蒸,故能上升,阳得阴制,故性下降。阳蒸阴以息气,阴凝阳以澄精。日月升降,乾坤交泰,而万物成焉。”接着说:“阴阳自少至老而分为五行,少阳成木,老阳成火,少阴成金,老阴成水,参而和之,而成夫妇。火性炎蒸,木性劲直,金性坚刚,水性润滋,土性和柔。故木以发之,火以化之,水以滋之,土以和之,金以劲之,故得品物成焉。”又说:“五胜者,皆以生我为利,尅彼为用,利用相乘,故有成败。经云:五行相尅,万物悉可全云。动静者终始之道,聚散者化生之门也。阳其动乎,阴其处乎,动以生之,静以息之,淳阳不生,淳阴不成,阴阳更用,昼夜相资,昼日行阳,夜月行阴,阳养于阴,阴发于阳,而明生焉。……故阴阳不交,万物不成,纯阳亢极,则日月无光,草木以这焦枯。纯阴滞畜,则霖雨淫霪,水淹以之漂荡。故阴阳相磨,天地相盪,震而为雷,击而为电,鼓而为风,结而为雹,蒸而为云雾,液而为雨露,凝而为霜雪,和气为民人,偏气为禽兽,杂气为草木,烦气为虫鱼。”万物皆因阴阳五行消长变化而成。关于宇宙劫运变化,《云笈七签》卷二《劫运》引述《上清三天正法经》说:“天圆十二纲,地方十二纪。天纲运关三百六十轮为一周,地纪推机三百三十轮为一度。天运三千六百周为阳勃,地转三千二百度阴蚀”。天、天气极于太阴,地气穷于太阳,阳激则勃,阴否则蚀,阴阳勃蚀,天地气反,便发生小劫,万帝易位,九气改度,日月缩运,凶秽灭种。如果阳蚀则气穷于太阴,阴勃则气极于太阳,故阴否则蚀,阳激则勃,阴阳蚀勃,则天地改易,谓之大劫,天地翻覆,河海涌决,人沦山没,金玉消化,六合冥一。
《道藏》三洞四辅十二类,其教义基本理论,几乎无不吸取阴阳五行说为思想成分,如果缺少用神秘的阴阳五行说的解释与充实,则将使其哲学色彩暗淡,而失去其宗教之魅力了。
三、道教神谱与阴阳五行说
由于先秦、两汉时期阴阳五行说盛行,其思想影响亦渗入古代宗教,古人或对已崇祀之神灵赋予“阴阳”、“五行”的属性,或因“阴阳”、“五行”说而塑制新的神灵。总之,阴阳五行说网络了神灵世界,而所谓神性,即其来历与威力,亦大都与阴阳五行之神秘演化论有关,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正是这种造神论的明显表达。
天神具有阴阳五行的性能,这在人类宗教史上是少见的;即使有,也不如我国古代宗教之系统与正统。这是我国古代宗教的特色之一,而后世道教的神仙系统也正是承袭古代宗教,相沿具有这一特色。
古人以“阴阳”为立天之道,阴阳消长是万物演化的根本,“阴阳”主宰天道、地道、人道;以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尅而生万物,五德转移。决定历史。以“阴阳”、“五行”划分宇宙之明暗、上下、盛衰、刚柔、动静、男女以及五种方位、色彩、气味、季节,并以此去渲染古代宗教神话传说,比如:以水火木金土五星为“天”之五佐,东方录仰威之帝,亦称苍帝,属木,色青;南方赤熛怒之帝,亦称赤帝,属火,色赤;中央含枢纽之帝,亦称黄帝,属土,色黄;西方白招矩之帝,亦称白帝,属金,色白;北方协光纪之帝,亦称黑帝,属水,色黑。以东南为阳,西北为阴,以岁星(木)、荧惑(火)、填星(土)、属阳,以月太白(金)、辰星(水)属阴。(见《史记·天官书》)。《淮南子·天文篇》中说:“东方木也,其帝太皡,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统称为五帝,或五方之帝,也可以说是五行之帝。“三皇五帝”是古代宗教的传统信仰,后世道教亦祀奉之,但道教最为崇奉的则是黄帝,以黄帝为神仙术之始祖,追其源则始于汉武帝时之神仙家。
据《汉书·郊祀志》说:方士公孙卿伪托申公的口气要汉武帝学黄帝去泰山封禅,“封(禅)则能仙登天矣”。又说:黄帝常游华山、首山、太室山、泰山、东莱山,“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又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冉页}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余人,龙乃去。”方士传说黄帝学仙、与神会并骑龙升天,自然成为后世道士仰慕、崇拜的对象。
道教崇奉的东华帝君与西王母,亦称木松(东王父、扶桑大帝)、金母。《太平御览》卷六六八引《集仙箓》曰:“木公、金母者,二气之祖宗,阴阳之原本,仙真之主宰,造化之元先,凝气成真,与道合体,且气之弥纶天地,经营动植,在人为人,在物为物,发大蕴散无穷,性发乎天而命成乎人,立之者天,行之者道。”《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二二引《仙传拾遗》曰:“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盖青阳之元气,百物之先也。冠三维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居于云房之间,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仙童侍立,玉女散香,真僚仙官,臣亿万计,各有所职,皆禀其命而朝奉翼卫。故男女得道者,名籍所隶焉。昔汉初小儿于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在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木公称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居上清左位。《墉城集仙录·西王母传》曰:“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元功,化生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芬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东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金母生于神州伊川,厥姓侯氏,生而飞翔,以主元毓神元奥于眇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与东王公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矣。柔顺之本,与极阴之元,位配西所,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者、得道者,咸所隶焉。”木公、金母是道教崇高之天神,木公掌男仙之名籍,金母掌女仙之名籍,求仙者先拜木公,后谒金母,方得升九天,入三清,拜太上老君而观元始天尊。
道教崇祀真武大帝(应为玄武大帝,宋真宗时避讳改称真武大帝,宋真宗曾名玄休、玄侃),这位大天神便是方位职司北方五行属水的神《淮南子·天文》:“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真武大帝,道教亦称佑圣真武灵应真君、翊圣保德真君、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云麓漫钞》卷九:“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为四方之神。祥符间避圣祖讳,始改玄武为真武,玄冥为真冥,玄枵为真枵,玄戈为真戈。后兴醴泉观得龟蛇,道士以为真武观,绘其像为北方之神,被发黑衣,仗剑蹈龟蛇,从者执黑旗。自后奉祀益严,加号镇天佑圣”。《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说,真武辅助玉皇,誓斩天下妖魔,玉皇以其勇猛,敕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说真武是雷部之祖,为总司风雨雷电之神。《四库全书总目·子部·道家类存目》曰:“盖自张鲁之教三官,天、地之外独有水官,而木、金、火、土不与,故道家独尊玄武。此所谓翊圣真君,即玄武也。”
道教祀奉的地狱之神为 都大帝,阴神,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称为
都北阴大帝。岁星之神为阳神,太岁之神为阴神。日为太阳之神、大明之神,月为太阴之神、夜明之神。赤精子、甯封子、祝融、炎帝皆为火精之神,赤松子为水精之神。道教对自然神皆附加以阴阳之神性,如对天上二十八宿之神则说:甲从官阳神也,角星神主之,阳神九人,姓宾名远生;乙从官阴神也,亢星神之,阴神四人,姓扶名司马;丙从官阳神也,氐星神主之,阳神十三人,姓名师子;丁从官阴神也,房星神主之,阴神八人,姓洪名寄生;……(见《云笈七签》卷二十四《日月星辰部》)。古人用以纪年月日的十干、十二支的符号合称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干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地支。十个天干符号与五行分别配合则为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而土居中央,运行于四季和四方。顺次以天干配地支,成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数,俗称六十花甲子。每一“甲子”皆有一位所谓“星命神”,如甲子星命神金辨大将军、乙丑星命神陈材大将军、丙寅星命神耿章大将军、丁卯星命神沈兴大将军、戊辰星命神赵达大将军、己巳星命神郭灿大将军……等。按干支五行属性: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子为水,丑为土,寅为木,卯为木,辰为土,巳为火,千为火,未为土,申为金,酉为金,戌为土,亥为水;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甲戌、乙亥山上火,丙子、丁丑涧中水……等。这样,所有星命之神,便是因干支相配所塑的神灵,无一不具有阴阳五行的神性。大而扩至所有自然崇拜之神,莫不皆然。
道教据“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认为人体本身也是个小天地,是大天地的缩影。天上有上帝及阴阳、五行之神,人体亦有“心君”及左阴右阳(指目)、五脏五行诸神,天神与人体内诸神因阴阳五行属性而相类相通。《太平经》卷七十二说:“天地自有神宝,悉自有神精光,随五行为色,随四时之气兴衰,为天地使,以成人民万物也。……四时五行之气来入人腹中,为人五藏精神,其色与天地四时色相应也。”又说“此四时五行精神,入为人五脏神,出为四五行神精。”如《黄庭内景经》谓“肝神龙烟字含明”,注曰“肝位木行,东方青龙之色也,于藏主目,日出东方木生火,故曰含明”;“肾神玄冥字育婴”,注曰“肾属水,故曰玄冥,肾精为子,故曰育婴也”;“脾神常在字魂停”,注曰“脾中央土位也,故曰常在,即黄庭之宫也,脾磨食消,神康力壮,故曰魂停”;“胆神龙曜字威明”,注曰“胆色青黄,故曰龙曜,主于勇敢,故曰威明,外取东方青龙雷震之象也”;“肺神皓华字虚成”,注曰“肺为心之华盖,皓白也,西方金之色,肺色白,其质轻,故曰虚成也”;“心神丹元字守灵”,注曰“心为藏府之元,南方火色栖神之宅,故曰守灵也”。《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五藏藏五神也,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随处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也。”其它如《老子中经》所列五十五位神仙;《太上飞行九神玉经》所列九天诸星之神;《云笈七签》卷四十二《存思》所列诸神,无不与阴阳五行说有密切关联。
四、道教方术与阴阳五行说
道教是一种特别注重技术的宗教,有“寓道于术”和“道无术不行”的说法。《云笈七签》卷四十五《秘要诀法·序事第一》中说:“道者虚无之至真也。术者变化之玄伎也。道无形,因术以济人;人有灵,因修而会道。”道教所信行的道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如占卜、符箓、祈禳、存思、服气、方药、导引、行{足乔}、辟谷、黄白、外丹、内丹等等。大至可分为三类,一为所谓神仙长生术,如丹道;二为延年益寿养生术,如气法和导此;三为占卜、符水之巫术。道教界认为诸术中之最为秘要者,厥为丹道。现在我们就从丹道与阴阳五行说的关系谈起。
丹道分外丹与内丹,外丹指用鼎炉烧炼丹砂等矿石药物而成的、能使人服之“长生不死”的丹药;内丹指以自己的身体为炉灶,炼养“精、气、神”而在体内结丹,丹成则人可“成仙”。外丹、内丹之方法、作为截然不同,区别很大,而借用《周易》基本理论及术语则相同,故相对则称内外,统称则为丹道。
东汉西式帝时(公元147—167年),方士魏伯阳以模拟自然为丹道理论依据,假借《周易》爻象,作《周易参同契》,以论烧炼金丹之事,言坎离水火龙虎铅汞之法象,而配之以阴阳五行昏旦时刻为进退持行之符侯,成为在理论上、实践上对炼丹术发生深远影响的“万古丹经之祖”。五代(公元907—960年)彭晓《参同契解义序》说:“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契合也。其书假借君臣,以彰内外;叙其离坎,直指汞铅;列以乾坤,奠量鼎器;明之父母,保以始终;合以夫妻,拘以交媾;譬如男女,显以滋生;析以阴阳,导之反复,示之晦朔,通以降腾;配以卦爻,形于变化;随之斗柄,取以周星;分以晨昏,昭诸漏刻。莫不托易象而信纸之,故名《周易参同契》也。”关于其基本理论,也是彭晓说得比较准确,《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说:“公撰《参同契》者,谓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故托易象而论之。……故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真铅为药祖,以玄精为丹基,以离坎为夫妻,以天地为父母,互施八卦,驱役四时。分三百八十四爻,循行火候,运五星二十八宿,环列鼎中。……公因取象焉。”其中所谓“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便直接与阴阳五行说密切关联。本来《周易》是古代的巫书,而《参同契》讲的是炼丹方术,其具体内容与目的截然异途,渺不相涉,但是由于方士们以丹道与“天地造化同途”为根本理论,故而能附丽《周易》中含蕴的哲理并直接吸取其中论阴阳消长及五行相生相尅的原理,一方面是用来文饰丹道和神秘丹道,另一方面也是借用《周易》术语以表明复杂的火候景象,便于记录其经验。如:
《参同契》上篇云:“推类结字,原理为征,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旺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其中“坎戊月精”乃阴中有阳,象水中生金;“离己日光”乃阳中有阴,象铅中生汞;“青赤白黑”乃木火金水,土居中央。讲的阴阳消长变化及五行的演化。“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散各一。阴阳之始、玄含黄牙,五金之主,北方河车。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金本从月生,朔旦受日符,金反归其母,月晦日相包,隐藏其匡郭,沉沦于洞虚,金复其故性,威光鼎乃熺。”“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母,水以土为鬼,土填水不起,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水胜火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均匀借用五行思想,演说炼丹火候景象。
《参同契》中篇:“五行错王,相据以生,火性销金,金伐木荣。”“五行相克,更为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禀与,凝精流形,金石不朽”。“阳失期限契,阴侵其明,朔晦薄蚀,奄昌相包,阳消其形,阴凌灾生。”“金化为水,水性周章,火化为土,水不得行。”“丹砂木精,得金乃并,金水合处,木火为侣,四者混沌,列为龙虎,龙阳数奇,虎阴数偶。肝青为父,肺白为母,肾黑为子,脾黄为祖,三物一家,都归戊己。”也都是借用阴阳五行说演说炼丹之道。这样的演道贯注于全篇,例子极多。
继魏伯阳之后著名的炼丹家为东晋的葛洪,但葛洪只是丹道信仰者和实验家;在丹道理论上有突出发展的乃是宋初的陈抟。《宋史·陈抟传》:“陈抟字图南,毫州真源人。……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篇,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笺其旨。”陈抟是五代、宋初道教炼养士,他将《易》与《参同契》炼养术进一步结合,借《易》理进一步完备丹道模拟自然的修炼理论,并且还将他丹道理论绘制成图式,使其概念、程序、阶段、内涵更为条理、具体、清晰易晓。这便是后世所称图学的开端。明末清初黄宗炎撰《太极图说辨》谓:“图学从来,出于图南,则道家者流,杂以大易,遂使天下靡然称为易老”。在陈抟图学中,最为突出、影响最大、有代表性的是《无极图》。这是陈抟依照《参同契》、《太平经》中道教的天道观演变而作的图式,把他的哲理精髓及修真方法,总摄于他设计的图式。明末黄宗炎《易学辨惑·太极图说辨》所录《无极图》(图略)。
辨曰:“此图本名《无极图》,陈图南刻于华山石壁,列此名位。{并刃}自河上公,魏伯阳得之著《参同契》。钟离权得之以授吕洞宾。洞宾与图南同隐华山,因以授陈。……乃方士修炼之术,其义自下而上,以明逆则成丹之法。”
此图首圈示“虚静”;二圈为“坎离匡郭”,第一轮左白者为“太极动而生阳”,右黑者为“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第三轮黑白相错,表示“静极复动”,第三轮左白右黑,表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第三圈为“阳动”,与五行相生联结一起,表示“阳变阴合而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运行,五行圈下小圈表示“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第四圈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第五圈为“二气交感,化生万物”。陈抟此图实是他所设计的宇宙生成论图式,据“天人一体”的原理,将丹道与宇宙生成论结合,认为天地有阴阳五行运化,人体小天地内亦有阴阳五行运化,“顺则生人,逆则成丹”,“逆”才是修丹的根本途径。人体内阴阳动静、五行生克的辩证运化,不停地在进行,使神驭气、精,向上提炼纯化,归于虚静,功用至矣。陈抟使丹道与“天人一体”及阴阳五行说更深刻的结合,使丹道更为具有哲学色彩,同时也使方法更为具体而明朗。
陈抟之后继起的著名内丹炼养家为张伯端·张伯端(公元984—1082年),北宋道教内丹炼师,字平叔,曾用名“用成(诚)”,道号“紫阳”。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著《悟真篇》,是继《周易参同契》、《抱朴子·金丹篇》、《指玄篇》之后论丹道的重要典籍,特别是论内丹的重要经典,道教徒把它与《参同契》并列为“丹经之王”。《四库全书提要》谓:“是书专明金丹之意,与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据为正宗。”《道藏精华录》谓为“修丹之金科”、“养生之玉律”。《悟真篇》在理论上依然是以阴阳五行思想为基庙,演说其阴阳互用之机和五行生克、颠倒运化之理。如:“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坎电烹轰金水方,火妇昆仑阴与阳,二物若还归一处,自然药熟遍身香。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只缘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火生于木本藏锋,不会钻研莫强攻,祸发总因斯害己,要能制伏觅金公。”篇中词《西江月》:“七返朱砂返本,九还金体还真,休将寅子数坤申,但看五行成准。本是水银一味,周流经历诸辰,阴阳炁足自通神,出入岂离玄牝。”“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抽添火候未曾闻,早便称呼居隐”。认为不识阴阳五行之互用运化的奥义,是不可能炼成功的。其中更是吸取墨子“五行毋常胜,说在宜”及老子“反者道之动”的思想,在丹道上倡兴五行颠倒之法,所谓“不识玄中颠倒颠,争知火里好栽莲”。
继张伯端丹法系统者为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后称为丹道南宗;至金代有王重阳创全真道丹法,后称为丹道北宗;元代李道纯创丹法中派;明代陆潜虚创丹法东派;清代李涵虚创丹法西派。所有五花八门之丹法中,至今影响最大、信徒最多的是王重阳弟子丘长春(处机)所开创的全真龙门派丹法(或云“龙门”派为赵道坚所创,但推祖丘长春,道教龙门弟了均尊丘长春为祖)。丘长春,金代道士,字通密,著有《大丹直指》、论炼精为丹、炼纯阳之气成神,而后超凡入圣,充殼升仙,他的丹法理论,也依然是离不了阴阳五行说,如《五行颠倒龙虎交媾图》、《五行颠倒周天火候图》、《三田返复肘后飞金精图》、《三田返复金液还丹图》、《五炁朝元太阳炼形图》、《神水交合三田既济图》、《内观起火炼神合道图》、《弃殼外仙超凡入圣图》及所述诀义,无不因循以往丹道理论基调,以阴阳五行运化为原理以演说其丹法。如其中《口诀》有云:“阴有阳兮阳有阴,阴阳里面更重寻。学人不达玄微理,虚度光阴谩用心。”“五行颠倒术,龙从火里出,五行不顺行,虎向水中生。阳龙元向离宫出,阴虎还从坎位生,二物会时为道本,五方行尽得丹名。”
除道教专论丹道的著述外,还有气法等道术的很多著述,也无不吸取阴阳五行思想以演绎其术。下面略为举例,以见一般:
《存神固气论》:“金不尅木,木不受气。受气生火,乃火不尅金,金不受气,受气乃生水。以金召金,故动而尅木。以火召火,故动而尅金。水火既生,以和召和,自相求而造物。至人于此使炉中水火自相寻者,盖得修所生之至理。”
《真气还元铭》:“炼阳销阴,其气自行,其神自灵。”
《太上九要心印妙经》:“夫三五一者,三阳五行一气也。三阳者,三火也。以精为民火,以气为臣火,以心为君火。君火乃性火也,惟性火不可发,亦不可用,性火若发,如火生于木,祸发必尅。”
《元气论》:“夫一含五气,软气为水,水数一也;温气为火,火数二也;柔气为木,木数三也;刚气为金,金数四也;风气为五,土数五也。五气未形,三才未分,二仪未立,谓之混沌,亦谓混元。”
《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夫人与天地合体,阴阳混气,皮肤髓腑脏荣卫,呼吸进退,寒暑变异之事,莫不同乎二仪五行也。”
《诸真圣胎神用诀》:“阳炁出,水盛木。阴炁出,火盛金。金阳生于子出乎卯,阴生于午入乎酉,此四仲之辰,皆是天地之门户也。”“凡修道之人,返本还纯,内合真炁,故道返则四象、五行、六炁、七元、八卦而炼精炁神成其形质,则是虚中取实,无中取有,而内秘真丹也。”
《崔公入药镜》“盗天地,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水能流,火能{血炎},在身中,自可验”。
像上面这样的例子,在道书中多得很。
道教过去还信行占验、符水及术数。占卜视奇偶阴阳以决吉凶,符图也主要是阴阳五行的各种符号构成,而术数如占候、望气、星命、奇门遁甲、六壬、测字、揣骨、相面、起课、占梦、堪舆、安宅等,无不用阴阳、五行、八卦、干支循错综配合,以其生克制化的数理,附会人事,推测人和国家的吉凶、命运。这些迷信术数,现在已渐被抛弃,但在历史上确曾以阴阳五行说为理论,盛行过很长时间,现在留下有丰富的资料。
结语
道教已将神秘的阴阳五行说融吸为教理教义最基本内容之一,已不可分离,如同水分滋养着这棵树的每一个枝叶,如果试为抽去它,道教义理体系则将失去它神秘的理论色彩,而还原为原始的古代宗教,或者说较为粗俗的民间鬼神崇拜。
道教义理的特色,与阴阳五行说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