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東嶽泰山
在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三山五嶽”之中,泰山爲“五嶽獨尊”,素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譽。它位於山東省泰安縣。泰山在五嶽中雖不是最高最大的山嶽,但因地處華北大平原,雄峻高大,且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齊魯文化的中心,因此,大自然的造化和齊魯文化的哺育,使泰山聲名遠播,並享有“五嶽獨尊”、“名山之祖”的地位。
翻開中國歷史,自夏、商、周到清王朝的康熙皇帝,歷代帝王都要到泰山舉行盛大的封禪祭祀活動,以報答上天的佑護和大地的恩惠。道教形成後,歷代帝王的封禪、祭祀活動與道教的齋醮活動融爲一體,泰山東嶽大帝被尊奉爲天齊仁聖大帝,掌管人間福祿壽命。在道教的洞天福地中,泰山是三十六洞天之一。遊覽泰山,一是如同讀一幅展開的歷史畫卷,從衆多的人文景觀中,可達到到中華數千年文明史的脈博。二是自然造化與神仙宮府氣象的感染。人們在梯級登山的道路上,由一天門而至三天門,遊憩于王母池、碧霞祠、玉皇宮等道觀,禮拜神尊,並飽覽奇山嶽的美麗風光,如臨仙界,勝若登仙。唐代杜甫曾有詩曰: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泰山”一詞,出於《詩經·魯頌》:“泰山岩岩,魯邦所瞻”。《爾雅》曰:“泰者,太也,謂天地太和之氣發舒。”《說苑》曰:“山者,宣也,言宣氣生萬物也”。在《虞典》、《周禮》中,泰山又稱爲“岱宗”、“岱山”。據《岱史》雲:“《虞典》凡嶽皆以方位言,惟泰山不言方位而言岱,不言岳而言宗,固謂夫出震配幹萬物始代,儲坤五嶽惟宗”。
古人稱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恒,爲五嶽之長。其實,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只有1545米,在五嶽中,其高度僅占第三位。它之所以能“五嶽獨尊”,與其地理環境和原始宗教直接有關。巍然屹立在齊魯大地的泰山,橫亙濟南、長清、曆城、泰安等縣市,方圓400多平方公里,在遼闊的華北大平原上,其氣勢雄偉磅磅,猶如“天之東柱”。泰山地區是我國大漢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幾千年來,夏初,禹分九州,冀、豫、青、兗、徐五州在此。戰國七雄,這裏有六國之都。這裏一直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於是,泰山便成了東方文明的代表,偉大莊重的象徵。
此外,古人認爲,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是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能主天地生氣。按五行學說,東方屬木,“木”與“桑”字通,古有日出扶桑之說;依五常之論,東方爲仁,仁是天地大德;按四時,東方爲春,春天萬物更生;在八卦中屬震,在二十八宿中爲蒼龍,震與蒼龍則是帝王出生飛騰之地。於是,位於東方的泰山便成了吉祥之山,神靈之宅,紫氣之源,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石,都靈應昭昭。
道教是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和對泰山的祭禮、封禪,爲道教在泰山周圍地區的傳播和發展創造了積極條件。因此,泰山在道教的洞天福地中被稱作第二小洞天——蓬玄洞天,系仙人成興公得道處。於是,泰山成爲上通神界,下轄地府,神靈顯赫的要地。《福地記》謂:“泰山洞天,周三千里,鬼神之府”。在上古時代産生的鬼神觀念影響下,西漢末年,人們不僅用“泰山君”、“泰山府君”來稱呼泰山神靈,並且已有“泰山治鬼說”。其時,人們認爲泰山是鬼魂聚集之處,泰山前的蒿裏山,便是幽冥靈地。漢《樂府歌辭·蒿裏曲》就說:“蒿裏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晉陸機的《泰山吟》亦稱:“幽途延萬鬼,神房集百靈”。
道教吸收並發展了“泰山治鬼說”,稱“東嶽太靈蒼光司命真君”的職責之一,即“定生死之期,兼注貴賤之分,長短之事”。爲了宣揚道教構築的陰曹地府說,過去在泰山前曾建有蒿裏神祠。祠內設閻羅大殿、七十五司。俗謂人死魂歸蒿裏後,將根據其在世行爲的善惡,受鬼司審判。行善者過銀橋,得善報;行惡者受鋸頂、炮烙、下油鍋等酷刑,並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元徐世隆《蒿裏神祠》詩雲:“世傳蒿裏攝靈魂,廟宇燒殘弊複新。七十五司陰斷事,數千餘裏遠祠人。天神志似張華博,地獄圖如道子真。積少成多能事畢,泰山元不讓微塵。”除蒿裏神外,在岱宗坊還有豐都廟,祀地府最高神豐都大帝和十殿閻羅。
今天,雖然這些廟已蕩然無存,但是由鬼神信仰演化而來的民俗依然存在。到過泰山的遊客隨處可以看到盤山道兩邊的樹枝上系滿紅繩、壓滿石塊,“壓枝”的諧音是“壓子”,泰山主魂靈,壓子即壓住子孫之“魂”,不讓他爲非作歹,以求得神佑長命百歲。
泰山又是古代帝王封禪祭天的聖地,史載有“七十二君封禪壇”。玉皇頂西北側有一塊刻有“古登封台”的高大石碑,據說它就是昔日從無懷氏到周代的七十二代君王在泰山播柴祭天,舉行封禪大典的“封祀台”。所謂“封”,就是在接近天的泰山極頂聚土築圓壇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歸於天;所謂“禪”,就是到泰山前的社首、梁父、云云、亭亭等小山上,積土築方壇祭後土皇地祗,增大地之厚以報福廣思厚之情。古人認爲:“天以高爲尊,地以厚爲德”、“天高不可及于泰山”,於是泰山就成了天的象徵。在封建社會中,帝王登封泰山,被視爲天下太平、國家興旺的標誌。《岱史·歷代儒臣封禪論》言:“封禪者,王者開務之大禮也”。因此,在從前,封禪被視爲國家性的極其隆重的曠世大典。
如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西元前219年仿效古代帝王封禪典禮,即是一例。雄心勃勃的秦始皇吞併六國,一統天下。即帝位三年,東巡郡縣,祭泰山,祀梁父,行封禪典禮,刻石立碑,歌功頌德,表示其“天命以爲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秦始皇封禪之禮“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史記·封禪書》)泰山有“五大夫松”,傳說始皇帝登封泰山遇雨休於樹下,松樹因護駕有功,被封爲“五大夫”。後人將其列爲泰安八景之一---秦松挺秀。
秦始皇稱帝十二年中,五度東巡。始皇三十六年,泰山前墜落一塊大隕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後來果然應讖。西元前210年,秦二世即帝位之初就“巡行郡縣,以示強,威服海內”。東巡曆泰山“禮祠之,而刻勒始皇所立石書旁,以彰始皇之功德”。(《史記·封禪書》)秦始皇和秦二世所刻立的石碑,即著名的秦李斯小篆碑。其碑原立于岱頂玉女池邊,現珍藏於廟,可惜僅餘十個字。
到了漢代,封禪制進一步發展。漢初推行黃老無爲政治,至武帝時文功武治,天下大定,麒麟現,寶鼎出,經過幾年準備,于元封元年(西元前l10年),率封禪大軍“行自雲陽,北曆上郡、西河、五原,出長城,北登單天臺,至朔方,臨北河。勒兵十八萬騎,旌旗經千餘裏,威震匈奴。”(《漢書·武帝本紀》)先祭華山、嵩山,又東巡,夏四月封泰山。其後,武帝多次祭泰山,在明堂中朝見諸侯。祭時天神太一、五帝供奉於明堂上坐,開國君主牌位相對,地神祭于下房,以牛、羊、豬三牲祭禮。泰山玉皇頂有無字碑,傳爲漢武帝封禪所立,武帝自謂功高莫名,故不著一字。武帝封禪,改年號爲“元封”,且制五年一修祀。
漢武帝曾六次親臨泰山奉祀,據《漢武帝內傳》雲:武帝登封岱頂,西王母與上元夫人自天而降,傳給他《五嶽真形圖》,武帝視爲珍寶,帶回長安秘藏于柏梁台。又據《泰安縣誌》引梁虞荔《鼎錄》雲:太始四年(西元前93年)武帝封泰山鑄一鼎,號曰“神鼎”,其形如甕,有三足。上鑄銘文“登于泰山,萬壽無疆,四海寧謐,神鼎傳芳”。可見,武帝封禪泰山還有追求長生的目的。戰國至秦漢時代,神仙傳說和方士方術盛行、漢武帝崇信方仙道,方士李少君謂之“竈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爲黃金,黃金成以爲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乃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這樣,國家性的封禪典禮又和個人追求長生不死聯繫起來。
漢武帝頻繁的封禪活動對後世産生重大影響,東漢光武帝、章帝、安帝都曾柴告岱宗。光武中興,三十餘年“黎庶得居爾田,安爾宅。書同文,車同軌,人同倫,舟輿所通,人迹所至,靡不貢職,建明堂,立群雍,起靈台,設庫序,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贄。吏各修職,複於舊典”。建武三十二年(56年)二月封泰山,禪梁父,刻石記事。四月,改建武三十二年爲建武中元元年。之後,漢章帝於元和二年(85年)二月東巡至泰山,柴望祀山川,告祭明堂;漢安帝於延光三年(124年)二月東巡至泰山,柴告岱宗,祀五帝於上明堂。
隋文帝一統南北,百官請封禪。文帝兩次都以“德薄”、“事體大”而禁絕,僅“東巡因祭泰山”。唐初太宗貞觀年間,群臣請封禪,太宗認爲“但使天下太平,家給人足,雖闕封禪之禮亦可比德於堯舜;若有百姓不足,夷狄人侵,縱修封禪之儀亦何異桀紂”,而不允封禪。其後,有高宗、玄宗封禪泰山。乾封元年(666年)高宗同武後、燕妃封泰山禪社首,立“登封”、“降禪”、“朝覲”之碑,以“告成東嶽,歸功上玄,大寶克隆,鴻基永固”。據《舊唐書》載,高宗封禪時還有外國使節和諸番酋長陪祭:“高宗封禪,車鼻可汗、葛邏祿叱利等三十餘人皆從至泰山下,勒名于封禪碣。”
曆武周革命和韋黨之亂後,玄宗平定天下,勵精圖治,大興生産,治蝗滅災,改革舊弊,經濟文化達到高峰,出現“開元盛世”局面。開元十三年(725年)玄宗率百官封泰山,封禪儀典和內容均改革一新。前世天子請求天帝保佑長生不老,帝座永存的玉牒秘而不傳。玄宗曰:“膚今爲民祈福,無一秘請”。將玉牒書示衆。其玉文曰;”有唐嗣天子臣其.敢昭告天昊天上帝:天啓李氏,運興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極。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紹複,繼體不定。上帝眷佑,錫臣忠武。底綏內艱,推戴聖父。恭承大寶,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謝成於天。子孫百祿、蒼生受福。”玄宗在岱頂築壇,祀昊天上帝,高祖配祀,封泰山神爲“天齊王”,禦制《紀泰山銘》,勒于大觀峰。翌日、禪於社首祀皇祗。玄宗“取牧馬數萬匹,每色一隊,相間望之如雲錦。”(《唐六典》)封禪隊伍浩浩蕩蕩延綿數百里,邊疆少數民族首領也來助祭,聲勢極其靠浩大。李唐以道祖老子(太上老君)爲遠祖,以道教爲國教。玄宗以“高祖”之神配上帝,把祭祖與祭天緊密結起來,是其封禪泰山的一大特點。
歷代帝王封禪泰山,規模最龐大的數宋真宗。真宗皇帝崇道,大中樣符九年(1008年)“天書降于泰山”,當時正值擅淵之盟後不久,遼和西夏仍對宋構成嚴重威脅。真宗“厭兵”’,“因封禪以鎮服四海,誇示夷狄”。正由於這種特殊的目的,封禪大典極其隆重,規模空前絕後。十月,天子法駕自汴京(今河南開封)出發,由玉輅車載天書前導,僅儀仗就有1600人。自山麓至山頂兩步一人,手持彩帶繡球相間而立。山項高築圓壇,中祀昊天上帝、左列“天書”,太祖、太宗二帝神位配於右,真宗袞冕首祭,禮畢飲福酒。封禪大禮使王旦跪稱:“天賜皇帝太一神策,周而復始,永綏兆人。”皇族大臣亞獻、終獻。三獻禮畢,祝文玉冊裝入玉匣,封入封內。之後,在燎臺上生火播柴,把三牲、帛壁等祭品抛置火中焚燒,酬謝天帝降”天書”之恩。同時山下舉火以示回應,歡呼雷動。繼而禪地社首山,其儀與登封之禮相同。封禪禮畢,大赦天下,改“乾封”縣爲“奉符”縣,泰山頂爲“太平頂”;晉加“天齊王”爲“天齊仁聖帝”;封泰山老母爲“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定降“天書”之日--六月六日爲“天貺節”;並大興土木、刻石紀功,在山頂唐摩崖東側刻“功德銘”,詔王旦撰《封壇頌》、王欽若撰《社首壇頌》;陳堯叟撰《朝覲壇頌》。王欽若賦《登泰山》頌曰:“四顧無雲道路開,黃麾迎從六龍來。三神合祀光千古,萬旅傳呼動九垓。幽鳥似通昆閬信,貞松深隱棟梁材。已知身世非常事,曾到天門十二回。”自宋真宗封禪泰山以後,金、元、明、清幾代均未曾封禪,封禪制宣告結束。
昔日帝王舉行封禪活動,目的在於維護和鞏固其統治。但在客觀方面,作爲國家性宗教活動的封禪,對鞏固泰山作爲“天下名山第一”的神山地位,以及促進道教在泰山的傳播,都有深遠的影響。
與封禪相比,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時間則更長。《五嶽真形圖》曰:“乾坤之內,五嶽者謂之神”。古人認爲它“能出雲爲風雨”,又曰“民所取財用,故祭之。”自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6年),封泰山神爲“天齊王”,禮秩加三公一等。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號泰山天齊王爲“天齊仁聖王”,大中祥符五年,再次加封,號“天齊仁聖帝”。金、元、明、清諸朝皇帝,雖未曾到泰山封禪,但對泰山神的祭祀一直未間斷。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世祖加封泰山神爲“泰山天齊大生仁聖帝”,每年一次遣官祭嶽祠,並形成定制。明代立國之初,朱元章檢束道教,以“神與穹同始,靈鎮一方,其來不知歲月幾何。神之所以靈,人莫能測其職,受命於上天後土,人君何敢預焉,懼不敢加號”爲由,去其歷代封號,“特以‘東嶽之神’名其山,依時祭神。”清康熙三年(1684年),康熙帝登祭泰山,中斷近三百年的帝王致祭泰山活動重新恢復。僅乾隆皇帝就十一次祭泰山,其中六次登上頂,至今岱頂碧霞仍保留著兩通乾隆詩碑。
道教認爲,泰山神是泰山之主宰,有上通天庭、下宰地府的神威。《東嶽大帝本紀》謂“泰山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主掌人間貴賤尊卑之數,管十八地獄、六案簿、七十六司,生死修短之權。”民間將他形象化,說泰山神名叫圓常龍,常服青袍,戴蒼碧冠,佩通陽印,統領百神,乘馭青龍。並說夏曆三月二十八日爲東嶽大帝聖誕,常於這天舉行隆重的齋醮道場祭祀科儀,以攘災祈福。
東嶽大帝(泰山神)在山川神中地位極尊,舊時東嶽廟遍及各地。歷代帝王對泰山神的祭禮規格極高。清康熙帝朝拜泰山神時,曾行三跪九叩大禮。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二月,乾隆皇帝東巡至泰山,首謁泰山神時,曾在廟舉行三獻典禮。開始是“迎神”,樂奏“迎神祈豐曲”,乾隆上香三次,行二跪六叩之禮;接著是“初獻”,奏“初獻華豐之曲”,乾隆跪聽祝官宣祈,請泰山神保佑帝柞永久、天下太平的祝文,再捧祝版跪放於帛匣內,行三叩頭禮;初獻禮畢,奏“亞獻興豐典”,獻爵官將盛有禦酒的爵獻於神案上,乾隆再行叩禮;“亞獻”禮畢,樂奏“終獻儀豐曲”,禮官將禦賜祭品均陳列於祭案上,乾隆再拜;“終獻”禮畢,樂奏“送神賜豐曲”,乾隆最後行二跪六叩禮,禮官各捧香、帛、饌等祝禮依次送入燎爐內焚燒,供泰山神享用。
泰山的東嶽大帝廟,原有上、中、下三處,上廟、中廟已毀,現僅存下廟即岱廟。岱廟又稱宗廟、泰廟。是道教宮觀中建築規格最高的廟宇,素有“神府仙間第一家”的美稱。岱廟位於泰山南麓,總面積9.6萬平方米,是東嶽大帝之“靈宅”,歷代帝王的封禪大典和對東嶽大帝的祭祀均在此舉行。
岱廟的整個建築佈局以南北爲中軸,北高南低,背倚泰山,南向平原,山廟一體,氣勢恢宏,紅牆黃瓦,至尊無上。四周圍築城堞,長約3裏,高10米,內分中、西、東三路。
遊覽岱廟先從遙參亭開始,亭在正陽門外。前爲遙參門,門外石坊名“遙參坊”。遙參亭又叫草參亭,是廟的前庭,古帝王凡有事于宗,必先於此進行簡單的參拜,而後入廟祭神再登山。明清時,遙參亭正殿供祀碧霞元君。
出遙參亭北門,迎面是岱廟坊。坊高12米,寬9.8米,進深3米。坊起三架,中高錯落,重梁四柱,通體浮雕。造型雄偉,雕工精細,爲清代石雕建築的珍品。
岱廟坊之北即岱廟,過正陽門,進大院,到配天門。配天門五間,原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星宿神。配天門左側爲三靈侯殿,祀周朝諫官唐宏、葛雍、周武;右側爲太尉殿,祀唐代名臣杜棕。東部院內有漢柏五株,傳爲漢武帝封禪時所植。西部院內有唐槐一株,已枯,後人于枯槐中又植一小槐,稱“唐槐抱子”。明代蕭協中贊漢柏唐槐詩曰:“柏葉傲霜迎翠葆,槐枝結夏蔭蒼龍。虛疑神物同千載,自是仙根托九重。”
配天門後是仁安門,元至元四年(1338)創建,內奉天聾、地啞之神。仁安門兩側爲東、西神門,東神門東的駐蹕亭,原爲三茅真君殿,祀東嶽上卿茅盈及茅固、茅衷三真人,乾隆時改稱駐蹕亭,辦稱東禦座。駐蹕亭是清代帝王或大臣朝泰山祭撈廟時的休息場所,由垂花門、儀門、大門、殿和廂房組成。正殿內有乾隆昔日朝泰山時賜的“鎮山三寶”:沈香獅子、溫涼玉、黃藍釉瓷葫蘆瓶。沈香獅子是用珍貴的沈香木疙瘩精雕細刻後粘合而成,共一對,每個獅子重約3.5公斤。全身疙瘩突起,形似蹲坐翹尾,警覺欲搏。溫涼玉由兩截銜接而成,上截爲玉,質密而涼,下截爲璞,性偏溫,色白微青。又名“青圭”、“蒼玉圭”,長近1米,重約28公斤。上截刻日、月、星辰和山海圖,象徵泰山神主宰乾坤,下截刻“乾隆年制”。瓷葫蘆瓶系明嘉靖年間,官窯專爲泰山神燒制的,藏于宮室,原爲一對,現在僅存其一。東禦座院中存碑15塊,著名的《泰山秦刻石》、《青帝碑》就在此。西神門西有雨花道院,原爲道人齋宿之地。
過仁安門、院內有閣老池,池內有九塊玲瓏石。前行登一方臺上有“扶桑石”,泰山民俗,香客至此蒙住眼繞石來回各轉三圈,然後去模北面的“孤忠柏”,謂之“模福”,模著了柏樹上的小孔就可以一輩子有福。人們往往迷失方向,掉下路去、因此又叫“迷糊石”。
巍峨峻極、金碧輝煌的宋天貺殿,在孤忠柏北。“天貺”即天賜的意思。據傳,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書”降于泰山,宋真宗封禪泰山時便將每年的六月六日定爲“天貺節”,並于第二年興建天貺殿,以謝上天。這是岱廟的主體建築,宋以後的各朝帝王即在這裏祭泰神。天貺殿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曲阜孔廟的大成殿;並稱爲我國古優三大宮殿式建築。殿面闊九間,進深四間,東西長約44米,南北寬達17米多,高22米多,面積達2600多平方米。殿頂採用我國傳統的重簷廡殿式,上覆黃琉璃瓦,雕梁畫棟,簷下八根大紅明柱,四角風鈴叮噹作響。殿內正中是高大的神龕,裏面供奉著東嶽大帝塑像,神龕上懸有康熙帝朝泰山時所題“配天作鎮”大匾。殿的東、西、北三面牆壁上,繪有著名的《泰山神啓蹕回鑾圖》壁畫,全畫長62米,高3.3米,以大殿後門爲界,分東、西兩部分,生動地描繪了東嶽大帝出巡的全過程。壁畫共計有675個姿態各異的神仙和人物,加以祥獸坐騎,山石林木、宮殿橋涵,其場面之宏大與內容之繁複,在古代壁畫中尚屬少見。
天販殿之北後寢三宮,是東嶽大帝的皇后--淑明皇后的寢宮。中寢宮五間,兩側配寢宮各三間。東寢宮東北角有一銅亭,高5.4米,通體鎏金,名“金闕”。全銅鑄體,仿木桔構,重簷廡殿式頂,結構嚴密,工藝精巧。明萬曆四十年(1613)鑄於碧霞祠,是我國五大銅亭之一。西寢宮西北角與銅亭相對有鐵塔。塔原高十三層,明嘉靖年間河南善男信女捐鑄,可惜毀於戰火,今只剩四層。
岱廟的東西兩路會合於後花園,東爲木樁盆景,千姿百態,情趣橫生;西爲花卉盆景,百花鬥豔,萬紫幹紅。其北是厚載門,門上有望嶽閣三間,黃瓦明廊,紅柱隔扇,如雲端瓊闕。登門樓可仰瞻泰山雄姿與天齊,可眺望天門雲梯隱天際。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們在岱廟留下了許許多多的珍貴文物,單是自秦漢以來的歷代碑褐石刻就達一百七十六塊之多。在泰山,唯有岱頂碧霞祠可與之相媲美。
泰山碧霞祠是碧霞元君上廟,位於岱頂天街和大觀峰之間,西有觀星台、孔子廟,東通仙人橋、瞻魯台,上達玉皇頂。興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始稱昭真相,金代稱昭真觀,明弘治年問改名碧霞靈應宮,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修後,改稱碧霞祠,沿用至今。
碧霞祠是一組宏偉壯麗的古代高山建築群,面積3900餘平方米,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築物組成。整個建築以照壁、南神門、山門、香亭爲中軸,左右對稱,南低北高,層層遞進,高低起伏,參差錯落,佈局嚴謹,顯示了我國古代高超的建築水平,在道教宮觀中極有代表性。明文淵閣大學士王錫爵在《東嶽碧霞宮》碑中描繪說:“瓊宮銀闕,連嶺被麓,丹青金碧,掩映層霄。香煙燭焰,若雲霞蒸吐碧落間,是爲碧霞元君之宮。”
碧霞祠大殿五楹,九脊歇山式頂,瓦壟三百六十條,以象周天之數。因山高霧多,雲蒸雨降,飈風剛勁,木材易朽,瓦多飄毀,故明代拓修時蓋瓦、鴟吻、戧獸、大脊等均改銅鑄。簷下高懸雍正帝“贊化東皇”、乾隆帝“福綏海宇”巨匾。整個大殿雕梁畫棟,晴天朗日之下,金光琅燦,蔚爲壯觀。殿內天花板大藻井中蟠龍含珠,栩栩如生。正中神龕內的碧霞元君貼金銅坐像,鳳冠霞帔,慈顔安祥端莊。
碧霞元君是道教尊奉的重要女神,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聖母、泰山奶奶,道教尊爲“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元君之名由來已久,唐朝詩人劉禹錫《送東嶽張煉師》中就有“久事元君住翠微”的詩句。關於碧霞元君來歷,說法不一。傳說秦始皇封泰山時有神州姥姥出現,後爲元君。《瑤池記》說元君是黃帝派遣到泰山迎接西昆真人的玉女,《博物志》說她是泰山神女,明人崔文奎取“坤道成女”之說,謂“岱岳毓鍾,上通幹象,降靈下土,故曰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清人張爾歧《嵩庵閒話》則說漢時仁聖帝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毀像倒,金童毀壞,玉女沈于玉女池中。宋真宗封禪泰山,在池中洗手,石琢玉女忽然浮出水面。宋真宗命人用玉重雕玉女像,建祠奉祀,封爲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經《太上老君說碧霞護世弘濟妙經》言,碧霞元君是西天鬥母神精運元氣的化身,在泰山修道成真,證位天仙,受命玉皇,統攝嶽府神兵,護國佑民,照察人間善惡。傳說碧霞元君能福佑衆生,特別保護婦女兒童,有求必應。
自宋真宗興建昭真祠以來,民間對碧霞元君的信奉,千年不衰。王錫爵《東嶽碧霞宮碑》中稱,自碧霞宮興建以來,世人朝拜泰山的都是來給泰山奶奶燒香的,近的數百里,遠的達數千里,每年到泰山頂燒香磕頭的多達數十萬人,施捨香火錢亦數十萬錢兩。清韓錫昨在《元君記》中雲:“統古今天上神祗,首東嶽。東嶽事之盛,首碧霞元君……,京師以南,河淮以北,男婦日千萬人,奉牲牢幣喃喃泥首下”。明清時,元君廟遍及全國。馮玉祥在《讀春秋左傳劄記》中說:在全國二幹多個縣中,幾乎每縣都有泰山行宮(元君廟)。據《岱史》言,凡遇事,如猛虎爲害、飛蝗爲災、旱澇、皇儲未建等等,帝王或官員都遣使或親自致元君,求元君賜佑。乾隆皇帝的母親就曾親登岱頂向元君求壽,乾隆帝八十大壽時仍登頂拜元君。即使現在,每年仍有逾百萬的香客遊人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心香一瓣,祈神福佑。
大殿碧霞元君神左右,分別有眼光娘娘、送子娘娘配祀,均爲貼金銅像。東配殿祀眼光娘娘,傳說眼光娘娘能治療各種疾病,保佑人們心明眼亮、身體健康。過去農曆九月九眼光殿大會,香客信士借重陽登高,求眼光娘娘保佑不生疾病,並且還要討些香灰帶回去服用,據說能醫病。西配殿祀送子娘娘,送子娘娘掌管人類生兒育女,古人認爲“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對送子娘娘特別禮遇,至今仍有大量香客到送子殿“拴娃娃”,據說極靈驗。碧霞大殿內有個黃銅大香爐,高一米多,三足兩耳、雕龍、工藝精湛,系臺灣信士陳英傑先生求子得願,答謝神恩所捐獻。
東、西殿之間是香亭,祀碧霞元君。封建時代,大殿輕易不開,只有帝王大臣才有資格進大殿朝拜元君,普通百姓只能在香亭求禱泰山娘娘。香亭前有明銅碑兩座,左是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立的《泰山天仙閣金闕》銅碑,記述了仿武當山建造金闕的經過;右是天啓五年(1655年)立的《泰山靈佑宮》銅碑,記述了宋改“昭真祠”,金稱“昭真觀”,明賜名“碧霞靈佑宮’的歷史。兩碑通體鎏金,高五米,基座、碑頂之盤龍若騰,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是珍貴的道教文物,對碧霞史志的研究有重要的價值。兩銅碑前面分別是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銅鑄萬歲樓和嘉靖九年(1530年)銅鑄千斤鼎。其兩邊是東、西禦碑亭,記憶體乾隆帝禦筆登岱山詩碑。
山門與東、西殿均履鐵瓦。山門內外分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星宿護衛神,稱之“門神四帥”。山門前是鍾、鼓樓。泰山曉鍾伴隨著日出前的雞鳴聲,遠遠地傳往東海,成爲泰山八景之一。
東、西神門是從天街到玉皇頂的必經之路,是碧霞祠之門戶。神門上各有石閣。南神門下通寶藏庫,上爲清初增建的歌舞樓。舊時每年農曆三月十五碧霞元君聖誕時,以碧霞爲中心的廟會期間都在此唱京劇“玉虎墜”。寶藏庫,俗稱火池,是香客焚香上裱的地方。寶藏庫南是大照壁,壁上有康熙皇帝題寫的“萬代瞻仰’’四個大字,其可謂碧霞元君信仰千年興盛的寫照。
從自然景觀來看,泰山有壯麗奇絕的“七十二峰”,奇偉幽險的清泉飛瀑,繁茂剛勁的古松老檜,而且—年四季景色各異。按照不同特點;泰山自然景觀可以分爲幽、妙、奧、曠、麓五大景區。自天門至十八盤的東路部分爲幽區,這裏的景色,以深幽見長。一路石級七千盤,林蔭夾道,深壑流溪,峰回路轉。自然與人文有機融合,步步有景,舉目成趣。紅門宮、一天門、“孔子登臨處”、萬仙樓、鬥母宮、經石峪、柏洞、壺天閣、中天門、雲步橋、“五大夫松”、“迎客松”、“接駕石”、“飛來石”、朝陽洞、對松亭、十八盤、南天門等一處處古建築和奇松怪石爲你引路,爭豔鬥奇的歷代石刻陪你前行。仰觀俯察,兩側美景妙趣橫生,使你目不暇接。
攀上南天門,“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就進入岱頂妙區。在這裏,可漫步天街,觀白雲洞青雲洞白雲青雲之會;可朝拜碧霞祠,晉玉皇宮,登絕頂,在古登封台前留影;爬拱北石、日觀亭,可觀日出;仁立峰顛遠眺六合,可體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心境,如若有緣你還可以欣賞到頂奇觀:旭日東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雪挂霧淞、碧霞寶光。
泰山北麓是泰山自然景觀絕勝處,亦稱奧處。這裏奇峰異石突兀林立,洞穴深邃,清泉凜洌。特別是後石塢,三壁環繞,路隘林深,人迹罕至,松籟雲塹,泉歌溪吟,實乃幽絕去處。傳說碧霞元君即在此處黃花洞修道成真,至今這裏仍有其墓址。
泰山曠區自中天門經鳳凰嶺至黑龍潭,是泰山西溪流經之域。這裏峰巒起伏,穀深峪長,豁達開曠,景色蔚然深秀,自然植被十分豐茂。黑龍潭瀑布自百丈崖飛流直下,幾經盤桓,如蚊龍飛舞於岩塹深谷之中,極爲壯觀。
麓區指泰山之陽環山路一帶,這裏負山臨城,山城一體。道教古觀玉母池、嶽觀遺址、三陽觀、呂祖洞,佛教寶刹普照寺,儒家先賢五賢以及六朝松、一品大夫松、馮玉祥先生墓等名勝都錯落於此。
泰山的瑰麗景色,曾吸引過歷代無數的高道逸士、文人墨客,他們在這裏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詩篇。早在漢代,泰山就已成爲高道逸士的聚集地。《岱史·列仙遺迹》中有關泰山老父、稷丘君、安期生、崔文子的記述即是例證。
泰山老父,不知姓氏。據傳漢武帝東封時見之,其“頭上白光高數尺”。自言其八十五歲衰老垂危時,遇有道者教之絕穀,“飲井水枕神枕”,此後則轉老爲少,日行三百里,見漢武帝時已經180歲。
稷丘君是漢武帝嘉賞的另一位泰山道士。據傳,武帝東封泰山,稷丘君擁琴迎拜,止帝勿上,上必傷足。武帝不信,上行數裏果然左足趾折,諱之而返。
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方士,他在泰山遇仙人安期生。傳說安期生爲琅琊(今山東境內)人,秦始皇東巡時見之,留書始皇“後求我于蓬萊山下”。始皇遣徐福、盧生數百人入海求之,遇風浪而還。當時的人稱他“千歲翁”。李少君入泰山采藥,“病困,安期生與神樓散一匕而愈。”
崔文子,漢時泰山人,好黃老之說,潛居山下,造制黃散赤九,賣藥於都市,預言三百日後有大疫。當地官員請求他救一方百姓,崔文子“擁朱幡系黃散以徇人門,飲散者即愈,所活者萬計。”
漢之後,歷代都有高道在泰山修煉,著名的有:晉朝張忠,字巨和。永嘉之亂隱于泰山,“清虛服氣,食芝餌石”。前秦符堅聞其賢,征至長安(西安),欲委以“齊尚父”,辭不就,請歸山,“堅以安車送之”。後溢號“安道先生”。
唐呂洞賓曾三至泰山,並題詩于王母池東呂祖洞。其一:“昔日曾遊此,如今九十春。紅塵多少客,誰是識予人?”後署“紹聖戊寅(1098年)三月二十一日回回翁留題。”其二是:“昔年留字識曾來,事滿華夷遍九垓。無賴蛟虯識我字,故留蹤迹不沈埋”。“政和丙申(1116年)六月十八日回翁再書”。洞可容十餘人,內有呂祖石像,傳爲呂祖煉丹處。
元代邱長春,登州棲霞(今山東境內)人,開創龍門派,以全真爲教,元主賜號“神仙”、“無爲演道大宗師”,嘗居泰山南隊長春觀傳教,泰山尚存其女弟子訾守慎修真遺址。張志純,元代道士,泰安人,號天倪子。十二歲入玄門,居會真宮,道行超群。元帝賜號“崇真保德大師”,授紫服。
此外還有清代高道孫真清。孫真清,直隸河間府阜城縣(今河北境內)人。遊泰山,戀山色,遂出家。住持玉皇閣,行道六十餘載,功成道就,羽化後,肉體不壞,明稱“泰山活神仙”。
由於泰山爲古聖賢登臨喻道之處,歷代名儒碩士屐履踵接,自孔子《邱陵歌》以下,佳篇巨制美不勝收。其中抒發對道教神仙境界向往的詩文,更增添了泰山的神秘色彩。
如魏曹植的《飛龍篇》寫道:“晨遊泰山,雲霧窈窕。忽逢二童,顔色鮮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長跪問道。西登玉堂,金樓複道。授我仙藥,神皇所造。教我服食,還精補腦。壽同金石,永世難老。”詩人在這裏形象地描繪出一個飄渺的神仙世界。讀後有飄飄欲仙之感。
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居於山東。李白通道,曾受道錄,大學士賀知章贊之爲“謫仙人”。他與當時的著名文人孔巢父、韓准、裴政、張叔明、陶沔常聚會泰山南麓的徂徠山,暢遊酣飲,時稱“竹溪六逸”。天寶元年(742年)四月,李白登泰山寫下了不朽詩篇《遊泰山》六首。詩人那超絕的想象力和浪漫主義神仙色彩給泰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詩以山麗,山以詩傳。泰山的自然景觀同歷代名士佳作相得益彰,千古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