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南嶽衡山
衡山,位於湖南省衡山縣。漢代時曾以安徽潛山縣天柱山(又名霍山)爲南嶽,隋以後改衡山爲南嶽,但在道教中,霍山和衡山都是神仙居住遊憩的洞天福地。衡山南起衡陽回雁峰,北至長沙嶽麓山,綿延數百里,七十二座峰巒如展開的雙翼,主峰祝融峰則如昂首天外,引頸高歌的鳥首。遠望氣勢宏偉,近看秀麗多姿。故有“南嶽獨如飛”之稱。傳說神農氏曾來山采百藥,因嘗線蟲中毒而仙逝於降真峰上。衡山植被茂盛,風景秀麗,是神仙羽客棲居修煉的勝地。漢魏時著名道士魏華存曾居山修煉有成,被尊封爲南嶽夫人。山中現有道教殿宇南嶽大廟、黃庭觀、玄都觀、祝融殿等道觀,藏風聚氣,保護完好。南嶽秀麗山水,至今已是道釋並存的勝地。
據史籍所載,衡山又稱岣嶁山。《廣雅》曰:“岣嶁謂之衡山。”《西征記》謂:“禹治水,登而祀之,因夢元夷使者,遂獲金簡玉字之書,得治水之要。”《荊州志》亦說:“南缶衡山,朱陵之靈台,太虛之寶洞,上承冥宿,銓德鈞物,故名衡山。下踞離宮,攝位火鄉,故號南嶽。赤帝館其嶺,祝融寄其陽,威神堂堂,蔭瑛峨峨,是以宅藪神靈,室宇仙羅。”故道教謂衡山爲三十六洞天之笫三洞天,號“朱陵太虛洞天”;又謂南嶽祝融山峰爲笫二十三福地洞真壇、笫二十四福地青玉壇、笫二十五福地光天壇、笫二十六福地洞靈源,均在衡山地區。
對衡山的崇拜與祭祀起源甚古。《書經》載帝舜五月南巡至衡山,如祀泰山禮以祭南嶽。其後秦始皇、漢武帝、魏文帝及歷代帝王,多沿襲古制,以大禮祭之,並屢加敕封。如唐玄宗天寶五年(746年)封南嶽神爲“司天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加尊號爲“司天昭聖帝”,其帝後爲“景明皇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詔加“南嶽司天大化昭聖帝”。
道教始立,便有衆多高真隱修衡山,煉丹諸峰。如梅福、華蓋君、徐靈期、鄧郁之、魏華存、麻姑、緱仙姑、陳興明、王靈興、蔡法壽、李法超、田虛應、徐煉師、石英夫人、薛季昌、張玄和、張惠明、葉法善、鄧紫陽、吳涵虛、張太空、李泌、劉元靖、呂志真、張堅白、肖靈護、許昔、聶師道、呂洞賓、譚峭、李皓等。下面重點介紹二位。
魏晉時高道魏華存,山東任城人,晉司徒魏舒之女,在南嶽靜修十六年,“感龜台金母、三元夫人、馮雙禮、朱紫陽來降,教以玉訣”(《魏夫人碑》),得《太上黃庭內景經》,於東晉鹹和九年(334年)仙化,世稱南嶽魏夫人,爲上清派之祖師。今南嶽所存黃庭觀,即魏夫人修真得道處。在衡山集賢峰下,距南嶽大廟約1公里。據宋陳田夫《南嶽總勝集》載,觀“在天柱峰下,唐建”。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移建於此。山門額題“高山仰止”’右側爲“憩足仙關”。有正殿、過殿、左廂房等都爲清代磚木結構。門外有飛仙石,又名魏夫人飛升石。由南嶽鎮至此,公路平坦,林木婆娑,風景頗佳。
唐初,江西臨川人鄧紫陽入南嶽,“謁青玉、光天二壇,禮鄧真人”爲師,精北帝“天蓬大法”,遂創道教北帝派,歷數代傳人推衍,並得玄宗、德宗、憲宗、武宗、宣宗的推重,盛行于唐代。故衡山舊有北帝院,爲修道之瓊宇。《南嶽總勝集》曰:“北帝院在銓德觀後半裏,修竹長松,前後茂密。梁天監末,女冠徐煉師居之,修行而得道。貞觀末,張惠明再修,遇南嶽石英夫人傳道,行抱一三五混合之法,而後屍解。又有李思慕居之,得道。”
衡山奇峰有七十二座,如紫蓋峰、天柱峰、芙蓉峰、赤帝峰、朱明峰、煙霞峰、彌陀峰、華蓋峰、天堂峰、觀音峰、紅花峰、潛聖峰、天臺峰、蓮花峰、靈藥峰、會仙峰、降真峰、文殊峰、仙岩峰、雷祖峰等,其中最爲重要者是祝融峰。
祝融峰爲衡山最高峰。海拔1,290米,相傳上古祝融氏葬此,故名。從峰頂俯視,衆山羅列,景物雄奇,遊人以祝融之高爲南嶽“四絕”之。峰上建有一殿名祝融殿,又名老聖殿。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建開元祠,以祀祝融火神。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建爲殿,光緒七年(1881年)重修,用石牆鐵瓦建成。其餘諸峰,亦藏精蘊氣,爲歷代高道僧侶隱逸修道之靈域。
山中擁有衆多宮觀,著名的有黃庭觀、鬥母閣、呂祖閣、先天觀、衡嶽寺、觀音寺、南嶽觀、洞真觀、銓德觀、靜真觀、兜率觀、朱陵觀、東真觀、湧泉觀、玉清觀、龍興觀、紫霄觀、九靈觀、天書觀、真君觀、九仙觀、招仙觀、降聖觀、黃華觀、萬壽宮、玉清宮、上清宮、元陽宮、淩虛宮、洞靈宮、壽甯宮、洞陽宮、隱真宮、紫蓋院、華蓋院、田真院、北帝院等。這些點綴南嶽山林的仙宇梵宮,由於歲月悠久,興廢交替,留存不多。這裏介紹幾處。
南嶽大廟,在衡山南嶽鎮。是我國五嶽廟中規模最大,總體佈局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由欞星門、盤龍亭、正川門、禦碑亭、嘉應門、禦書樓、正殿、寢宮、後門、東西便門和四角樓所組成,占地面積爲98,000平方米,與泰安岱廟、登封中嶽廟並稱於世,在國內外均有很大影響。據《南嶽志》載:南嶽大廟爲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創建,以後歷經重建和擴建,現大殿爲情光緒八年(1882年)重建。其結構爲重簷歇山頂,高22米,正面七間,有石柱七十二根,象徵南嶽七十二峰。柱頭木雕斗拱,簷下鏤雕等極爲精美,台基欄杆浮雕花烏、走獸,栩栩如生。其中嘉應門、禦碑亭和寢宮等,尚保存有宋、明時代的建築構件,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總體佈局和大組建築群的重要實物例證。
方廣寺,在衡山蓮花峰下。建于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唐時改爲方廣聖壽寺。宋初又賜額“方廣崇禪寺”,明祟幀年間(1628一1644年)重修。清初,寺毀於火,後又經修葺,寺右有紀念朱熹、張拭而建的二賢詞,爲清代木構建築。寺前有“洗衲”、“嘯台”、“戀響”等石刻。方廣寺地處幽深,附近泉石、樹木、峰巒均美。有“不遊方廣,不知南嶽之深”之說,爲南嶽“四絕”之—。
上封寺,舊名光天觀。在衡山祝融峰下。隋大業年間(605—617年)易爲寺。歷經重修,現僅存後殿。寺後山頂有望日台,山上有樹齡在五百年以上的古木,枝幹密接,粗實茁壯。
南台寺,在衡山南嶽廟西北四公里。據《南嶽志》戴:“寺爲梁天監中創建”。唐天寶二年(743年)僧希遷(又名石頭和尚)居此,辟爲道場。天寶九年(750年),希遷在此著《草庵歌參同契》。日本僧梅曉送來日本印藏經—部,1911年《日本僧藏經記》碑文中,稱日本僧六休爲石頭(僧希遷)四十二代孫,日本佛教曹洞宗視南台寺爲祖庭。現存建築爲清光緒二十八年至三十二年(1902—1906年)時重建。除關聖殿、大佛殿、說法堂和兩側祖堂、禪堂、客堂及山門外,還有宋人石曼卿寫的“釋迦文佛”石刻以及見“見相塔”,即希遷墓。
福嚴寺,在衡山擲缽峰下,距磨鏡臺約0.5公里。據《南嶽志》載,寺爲南朝陳光大元年(567年)創建,初名般若寺,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改稱福嚴寺。現寺爲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依山勢而建,磚木結構,有僧房、藏經閣、大雄寶殿、嶽神殿、山門和過殿等。山門橫額石刻:“天下法院”’兩旁石刻聯:“六朝古刹,七祖道場”。寺後拜經台岩上刻“極高明”三字,傳爲唐李泌所書。寺右古銀杏一株,腰圍逾5米,迄今已有一千四百餘年。寺前裏許有“三生塔”,即慧思禪師墓。
藏經殿,舊名小般若禪林。在衡山赤帝峰下。相傳爲南朝陳光大二年(568年)僧慧思所建,陳後主曾到此避亂,拜慧思爲師。明太祖朱元送來大《藏經》一部,因此名殿。《藏經》早已失散。以後歷經修,現殿爲1931年重建。藏經殿附近,林幽深,古木參天,環境優美,有“藏經殿之秀”的盛譽,爲南嶽“四絕”之—。
祝聖寺在衡山南嶽鎮東街,距南嶽大廟半裏。爲南嶽較大的寺廟之—。相傳建于唐代,現寺爲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建,主要建築有關聖殿、大佛殿、藥師殿、說法堂、方文室、觀岸堂、羅漢堂和山門等。羅漢堂內有青石陰刻五百羅漢像嵌左右壁,有一定藝術價值。
鄴侯書院,在衡山姻霞峰。爲紀念唐代李泌之處。李泌(722一789年),字長源。京兆人。曾築室南嶽,隱居讀書,德宗時官至宰相,封鄴侯。李泌好藏書,唐韓愈詩有“鄴侯家多書,扡架三萬軸。”原書院在福嚴寺“極高明”石刻下,名端居室,又稱明道山房。後李泌子李繁建書院在南嶽廟左,名南嶽書院,宋代移至集賢峰下,改稱鄴侯書院。元、明兩代均經重修,現存建築爲1922年重建,石牆筒瓦,僅一明間二次間。門前石柱上刻聯:“三萬軸書卷無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雲山不改,憑欄細認古煙霞。”